001
很明显,长时间没有高强度对抗的比赛,对樊振东影响很大。太久没打欧洲大汉,竞技状态下滑,拧拉失误,发球失误,正反手不在线,相持不占优,加上对方发球很刁钻,自己对不上节奏,就显得很被动。但是输球反而证明德甲没白去,选择打德甲就是为了查漏补缺,有机会接触更多打法和球路,适应多种器材和打法类型,丰富弹药库。

为了帮助您更好的分享自己的观点请点关注和分享!
9.6又有比赛,相信东哥会好好复盘,调整状态,期待他的进化。
能看得出来,他需要适应那边的环境,包括气候,文化,饮食,赛场氛围,各种奇形怪状的对手等等。只身一人闯德甲,即便有人帮他,所有的挑战都要他自己去亲身体验和经历,刚开始有困难很正常,一点点克服,最终战胜它就好了。别忘了他可是樊振东啊!巴黎奥运会都闯过来了,这些困难算什么?
但是作为马龙之后又一个超级全满贯,樊振东在之后的比赛中一定是会调整过来的,萨尔布吕肯不是还要打欧冠联赛吗?没准之后樊振东连战连捷,让萨尔布吕肯成为这个赛季德甲联赛和欧冠联赛的双料冠军呢?

但是,算了,话还是不应该说得这么绝对,自从里约奥运周期结束,张继科 方博这些主力相继退出历史的舞台,我们对樊振东的期望就变成了“上吧,有你在,我们中国队肯定能拿金牌”的,他身上扛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就不能让他输一次吗?何况联赛又不是淘汰赛,输了一场又不会导致自己的俱乐部永远错失夺冠的机会。
我们都相信他,没问题。至于其他的什么客观主观的理由没必要说。人生是旷野,他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相信他一定会重振旗鼓,适应这全新的挑战,给我们展现出一个更好的樊振东,让我们拭目以待!

002
我就刚刚还和朋友开玩笑说,樊振东上一次团体输两分,我没记错的话好像还是17岁小鼻嘎时期。别说我们觉得没经历过这些,可能连他自己都对这种感觉陌生。
既然已经是重新出发了,摔两个跟头也没什么。就当他还是17岁的男孩,体会了失败才能走的更稳。
输了还有下一场,下下场,每一场拿到手的却都是更加宝贵的经验。
比起所有的一切,那实实在在踏出来的第一步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步落在了地上,才代表着一切的开始。
当然,你要问我的感受,那肯定是与我最开始想的不一样的。

只是我也在自问,是不是因为,我已经太习惯了他一单两分责任神,所以在赛前就已经潜意识的默认了他一定会在一单的位置,他一定会拿两分,他一定能稳赢。
从而忘记了他已经站在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体验着一个完全不同的比赛氛围,与不同的队友相处。
我很感动,看到小弗摸摸他的头安慰他。
那一刻我才想起来,团体赛就是应该互相扶持着走的更远才对,而不应该由某个人独自承担一切后还要被诋毁抹杀。
我想,之后的我应该也会慢慢的调整我的想法的。
从此以后,希望我能在看比赛的时候,忘记那些舆论环境,只专注于他的比赛。
他赢了,我为他欢呼,他输了,那我们就再来一球。

我会永远期待他的每一个赛场。
樊振东,周六见。
003
虽然一单输两分,败的有点凄惨,但翻看知乎和微博,所有的球迷均能坦然面对,坚定地站在他这边,对未来充满斗志。零人怪天怪地怪球台,都客观的分析是自身没调整适应好,手感状态没起来,心态有点紧,我认为理性看待竞技体育并能从中汲取能量是运动员和球迷之间最好的状态。
并且,充分说明樊振东是个28岁的大小伙,不是神,乒超结束后,没有系统训练,从商务密集的表现看,估计走之前一直忙于拍广告等事务性工作,刚到德国也是忙于安定下来,留过洋的都知道杂七杂八的事可不少,在手感和心态都没起来的状态下输球其实是必然。

但很高兴看到小弗采访中说樊振东虽然沮丧,但已经在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对未来充满期待。将来樊振东在德甲站住脚并大杀四方时,回看来时路,才能体会其中的艰辛坎坷,才更能理解其改变的初衷,这是一个体制内运动员向真正职业化运动员的转变,乒乓球这个项目从未有人做到,而在这样复杂的大环境下能做到,何止是勇敢,堪称伟大。很荣幸可以陪着我咚在逆境中登顶,并继续陪伴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一个敢于跳出舒适圈的人,一个敢于尝试不同赛道的人,一个想赢但不怕输的人,他注定会比别人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樊振东这个人很敏感,不容易有好朋友,弗朗西斯卡虽然形影不离,但是哪有周恺和赵子豪贴心。德国猪排好吃,哪有鸡蛋灌饼合口味。德国观众离那么近,和乒超的场子完全不一样。欧洲大汉好久没打过了,不习惯。萨尔布鲁肯那么小一个地方,阴雨绵绵的,他不会想家吗。

随手点关注,祝您月入十万。
祝您能够成就初心,游览祖国层峦叠嶂的山河美景。如有侵权,告知立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