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在高交会福田展区,看见中央创新区的“海阔天空”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真人歌手、吉他机器人和体感架子鼓合作一首《海阔天空》,科技与人文在此共鸣。11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真人歌手、吉他机器人和体感架子鼓合作一首《海阔天空》,科技与人文在此共鸣。

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幕。人机合奏的《海阔天空》来自福田展区。在这座“未来生活馆”,顶部悬浮的流线型结构仿佛UFO,蓝色光影流转的外立面,恰如水天一色的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自主研发的存储芯片、斩获国际大奖的人形机器人、类器官模型等前沿成果陈列其中,这是独属于中央创新区的“海阔天空”。

华强北:从商业区转向创新区

“第一次和机器人乐手一起演出,没想到音准和节拍都很完美。”歌手@粥里现场分享了这次特别演出。

这台吉他机器人由深圳市海西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其搭载的机械手,不仅能精准地拨动每一根琴弦,还能根据音乐的情感起伏实时调整演奏的力度和姿态。“今年高交会,是我们首次尝试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同台演出,机器人不再只是机械地重复动作,而是在人机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表达。”海西机器人训练和创新中心主任董武天表示。

从右至左:吉他机器人、真人歌手和体感架子鼓

为了此次表演,这位吉他机器人的彩排也值得一提。记者了解到,在华强北的电子生态腹地,智方舟国际智能硬件创新中心的机器人训练中心,正成为一个独特的硬核“练兵场”。这里不制造机器人,还致力于赋予机器人更强大的“灵魂”与“技能”——专注于宇树、众擎、智元等主流具身智能平台的应用开发与训练,推动机器人从实验室原型走向真实场景。海西机器人正是由智方舟孵化。

2007年,福田区提出了创建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的战略目标。2017年,福田区制定了《华强北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三年内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开展“十大工程”,打造20万平方米以上创新型产业空间,建设20个以上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培育2000个以上创新创业团队。除了智方舟,还有无数创新创业团队在HAX、华强北国际创客中心、赛格创客中心、天使荟·北方大厦等孵化器“安营扎寨”。

从商业区转向创新区,这是福田在华强北的一次生动实践。

今年高交会,福田展区的外国观众

河套:瞄准世界级科研枢纽

今年高交会,福田展区真正把“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融入了展馆的肌理中。

“就像在逛街。”一位观众感叹。她正在排队体验“魔法冰堡·迷雾冰湖”项目,这也是此次福田展区的人气王之一。观众戴上VR眼镜,就能沉浸式体验一段冰雪之旅。从颠簸感、失重感、水感、热感到风感,无不还原真实和拟真体感。据悉,这是福田文旅城服和深圳机遇全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XR产品。

“今天有40多人的奥地利展团来体验,都说‘amazing’,”机遇全感品牌总监冯凯梦告诉读特新闻记者,“我们的研发中心已落地在福田,区里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引导,这里是文旅和科技融合的创新消费场景的‘福地’。”

福田展区的“魔法冰堡”

如果说落地应用是未来生活的“表”,硬核技术就是未来生活的“里”。

在福田展区,希格生科的心脏类器官全息投影吸引众多关注,完整的心房、心室结构背后有一个类器官模型的支撑。“以前药物研发需要小动物,而我们可以在真实人体的类器官进行实验,可以更精准地模拟病人的真实反应,将心脏毒性检测准确率从45%提升至约85%。此外,AI在药物发现的早期阶段,还能快速筛选化学分子。”希格生科工作人员周佳倩告诉读特新闻记者。

福田展位的“海阔天空”

机遇全感科技和希格生科所在的福田保税区,已在“腾笼换鸟”后焕发新生。利用原有仓库厂房在层高、承重等方面的良好条件,福田区以“项目化、定制式”积极推进新空间改造,“筑巢引凤”打造优质科研空间新高地。如今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作为国家级科研战略平台,已成为重大科研项目的承载地,更是深港两地共同打造世界级科研枢纽。

自2023年,国务院出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赋予其“协同香港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定位后,两年间,香港科学园内地首个分园、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均在此落户,100余个香港青年创业团队、1000余名港澳人才在这里扎根。港大、港科大、港中文、港城大、港理工等5所香港高校纷纷在河套合作区布局研究中心,园区内的河套“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今年以来已服务港人港企1500余人次。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摄

福田已成为“顶尖大脑”的选择。此次展会,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带来了基础科研与交叉创新的最新进展。

今年9月,由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院士发起,并由其胞弟、著名数学家丘成栋教授担任常务副院长的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深圳),迎来首批科研人员入驻。顶尖科学家的选择,就是对一座城市创新生态最严苛的“投票”。

研究院落地福田,正是对中央创新区倾力构建的创新沃土的认可。此次他们亮相高交会,绝非仅仅是福田多了一家高端科研机构。它的意义更在于一个全新的起点。

丘成桐院士曾在专访中提到,“将香港基础科学人才的优势跟深圳科技产业优势相结合,同时加上从北京、上海等地来的研究人员一同合作,就会把河套合作区变为一个理想的环境。我们希望像数学这样的基础科学能够更好地运用到这些高科技产业上面。”

此次高交会,量旋科技、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等也展出了超导量子芯片、量子任意波形发生器、纳米红外光谱仪等“根技术”设备。

河套深圳园区(图片来自@幸福福田)

梅林-彩田片区:创新密度创下纪录

走进福田展区,观众可以获得由机器人写下的一张“福”字。“我们就叫它书法机器人。”深圳市无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郑浩介绍了一个充满“理工味”的名字。

命名简单,技术却不简单。这家由南方科技大学具身智能团队成立的公司,深耕陪护机器人,以自主研发的时空智能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具备精准任务执行能力的“数字家人”。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今年3月成立,不久后获得了来自福田的数百万元投资。

这位书法机器人不止能写“福”,还为同在福田展区的深圳宏芯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写下了名字。此次宏芯宇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存储芯片,已应用在手机、智能手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宏芯宇现场展示存储芯片,后面是书法机器人写下的“宏芯宇”三个字。

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企业,不仅是2025年新晋“独角兽”,更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不到7年,他们已在存储芯片行业拥有一席之地。去年底,公司获评“全国存储芯片杰出企业”。

多家明星企业,纷纷在福田开启属于自己的“芯”时代。仅宏芯宇所在的深圳新一代产业园,已汇聚了深圳新声半导体、九天睿芯等多家半导体企业,他们成立不到10年,都在今年迎来重大进展。

就在10年前,新一代产业园还是福田燃机电厂。如今,这里已成为创新密度全市领跑的科技园区。根据今年7月发布的《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福田区有6家独角兽入选,其中4家来自新一代产业园:荣耀终端、货拉拉、KK集团和宏芯宇。

占地面积仅3.28万平方米,吸引不同领域的多家头部企业集聚,位于梅林的这家产业园,如同一个强劲的引擎,其影响力早已突破园区边界。

新一代产业园(资料图)

福田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一代产业园所在的梅林片区,已聚集20家上市企业、42家总部企业、22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就是说,在21平方公里的空间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孕育着超10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密度位居深圳前列。

与梅林紧密相连的彩田,是深圳CBD北拓的重要承接区。福田顺应“科技回归都市”的全球趋势,升腾的烟火气中崛起科技潮,一个全新的“梅林-彩田数字科技总部经济集聚区”正在成形。

梅彩科技总部集聚区的打造,是福田打造“CBD+科创区”的缩影:不以空间大小论英雄,而以生态密度定胜负。

福田未来生活:科技与都市的和谐共生

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河套片区新增产业空间80万平方米,增长15倍,打造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湾区芯谷等专业园区;梅林-彩田片区形成逾12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聚集新一代产业园、华强科创广场、创智云中心等楼宇,打造“深圳智谷”;车公庙推进连片改造,以超168万平方米体量建设科技、时尚、创投总部基地。

以78.66平方公里的土地,福田区孕育出智能终端、新能源、软件与信息服务三大千亿级新质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半导体等2个百亿级新质产业集群产值三年实现倍增;集聚160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三年“小巨人”企业数量增长7.6倍;蝉联“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全国第一,“赛迪幸福百强区”跃升至第一,“赛迪中国百强区”升至全国第二。今年,福田经济总量有望再创新高,将圆满完成“十四五”各项指标任务。

明年将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福田区将坚定扛起“中心城区”使命,在全面推进“二次创业”中拿出首善担当、展现首善作为、做出首善业绩。要突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面推进“CBD+科创区”战略转型,打造新质生产力高地,更高标准规划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更高质量规划建设香蜜湖新金融中心,更高水平规划建设环中心公园活力圈,推动城区战略能级实现更大突破。同时,突出“绿美福田”建设,高水平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加快建设“双碳”绿色转型标杆城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环境。

福田展区的桌面机器人,背后是“福气”家族(福鹭、福鱼、福潮、福獭)IP形象之一。

福田,不仅拥有一个诗意栖居的生态圈——黑脸琵鹭、滩涂鱼、招潮蟹和欧亚水獭在这里翩然栖息,是这片土地生态文明脉动的鲜活见证;也孕育着一个动能澎湃的创新圈——自研芯片、人形机器人、创新药都在此扎根,成为这座城市新质生产力的象征。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图片来自@幸福福田)

在福田,自然与繁华相映成趣:中心公园的草坪上,既有市民漫步锻炼的闲适,也有创业者聚集思辨的激情;研发团队的奇思妙想与金融机构的资本活水,随时可能在此碰撞出下一个改变世界的火花。

它们共同勾勒出都市型科创区的发展脉络——从坚实的生态基底,到活跃的创新当下,最终指向一个海阔天空的未来。站在“十五五”规划的开端,无限可能,尽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