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调味品行业新玩法:扫码就能涨销量?这些品牌早玩明白了!​

调味品行业新玩法:扫码就能涨销量?这些品牌早玩明白了!简单说,“一物一码” 就是每瓶调味品都有专属二维码,消费者扫码能拿

调味品行业新玩法:扫码就能涨销量?这些品牌早玩明白了!

简单说,“一物一码” 就是每瓶调味品都有专属二维码,消费者扫码能拿福利,品牌还能通过这个二维码链接渠道、锁定核心用户。最近不少头部调味品品牌,都靠这种 “扫码营销” 玩出了新花样,今天就给大家掰开揉碎了讲,看看它们是怎么靠扫码实现 “卖货、留客、渠道共赢” 的。

先搞懂两个关键概念:bC 联动和关键人营销

在看案例前,先花 1 分钟搞懂两个高频词,后面理解起来更轻松:

bC 联动:“b” 指门店、经销商这些商家,“C” 指咱们普通消费者。简单说就是 “消费者扫码得好处,商家也能跟着拿返利”,让消费者和门店都有动力,形成 “卖得越多、赚得越多” 的循环。

关键人营销:针对能影响购买决策的 “关键人” 发力,比如餐厅的厨师(厨师选什么酱油,餐厅就买什么)、家庭里负责买菜做饭的人,搞定这些人,就能带动批量购买。

5 个头部品牌实战案例:扫码玩法各有巧思

看完概念,再看具体案例,每个品牌都把 “扫码” 玩出了不同侧重点,从拉新到复购、从私域到渠道联动,覆盖得明明白白:

1. 海天:bC 联动玩出 “渠道飞轮”,消费者和门店都受益

海天的玩法很直接:消费者扫码就能抽百万级红包,可能是几块钱现金,也可能是大额优惠券,吸引力很足;同时,只要消费者扫了码,对应的销售门店也能解锁返利。

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消费者想拿红包,更愿意买海天;门店想拿返利,更愿意主动推荐海天,甚至会提醒消费者 “扫码领红包”,最后实现 “开一瓶、扫一次、双方都得利”,渠道动销(卖货速度)自然就快了。

2. 家乐:针对不同产品搞 “差异化扫码”,唤醒老客 + 绑定新客

家乐没有搞 “一刀切”,而是针对不同产品设计了不同扫码策略,精准击中不同需求:

比如辣鲜露,主打 “高额回归奖”,如果是很久没买的老客户,扫码可能拿到比平时更高的优惠,吸引老客重新购买;

再比如头抽鲜上鲜,搞 “每日抽奖”,消费者每天扫码都能抽一次奖,可能是小礼品也可能是优惠券,用高频互动把消费者绑住,让大家更愿意经常买、经常用。

3. 李锦记:瞄准厨师做 “私域转化”,从 “尝鲜” 到 “忠诚”

李锦记把 “关键人” 锁定在了餐厅厨师身上,毕竟厨师对调味品的选择,直接决定了餐厅的采购量。它的玩法是:

首先用 “100% 中奖” 打底,厨师扫码肯定能拿到福利,再加上 “1888 元大奖” 的诱惑,让厨师愿意主动扫码体验新品;

扫码后,会引导厨师进入李锦记的会员小程序,把这些 “核心用户” 圈到私域里,后续再推送新品信息、专属折扣,慢慢把 “第一次尝试的用户” 变成 “长期复购的忠诚客户”。

4. 欣和:靠 “产品差异化策略”,搞定厨师和餐饮从业者

欣和和李锦记一样,也瞄准了厨师、餐饮老板这些 “关键人”,但它的切入点是 “不同产品对应不同扫码福利”:

比如针对高端酱油,扫码可能给厨师送专业的烹饪教程或食材搭配方案;

针对家常调味料,可能给餐饮从业者送批量采购的折扣券。

通过这种 “产品和福利匹配” 的方式,让不同需求的关键人都能拿到自己想要的好处,从而提高他们对欣和的忠诚度。

5. 莎麦鸡精:用 “积分 + 上级扫码”,低成本拉复购还强化渠道

莎麦鸡精的玩法更侧重 “长期粘性” 和 “渠道管理”:

消费者扫码能攒积分,积分可以换礼品或优惠券,用 “积分” 驱动大家反复购买、反复扫码,复购成本很低;

更关键的是,消费者兑换积分前,必须先扫描 “上级经销商” 的二维码,这样既能明确每笔订单的渠道来源,也能让经销商知道 “自己的客户在复购”,从而更用心维护客户,强化了渠道层级的联动。

总结:调味品扫码营销的 3 个核心逻辑

看了这么多案例,其实能发现这些品牌的玩法虽然不同,但核心逻辑都离不开这 3 点:

让消费者 “有利可图”:不管是红包、抽奖还是积分,必须让消费者觉得 “扫码值”,才愿意主动参与;

让渠道 “有钱可赚”:bC 联动的核心就是不忽视门店和经销商,让他们也能从扫码中受益,才能调动渠道的积极性;

瞄准 “关键人” 发力:不盲目撒网,而是找到能带动销量的核心人群(比如厨师、门店老板),精准营销,事半功倍。

现在调味品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 “扫码即福利、扫码即链接” 的玩法,不仅能让消费者得到实惠,也能帮品牌打通 “消费 - 渠道 - 私域” 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