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想跑路?集团负债千亿,前掌门人套现离境,在登机口被控制调查

绿城前董事长张亚东,卸任才两个月,就在香港机场被相关人员带走调查,没能登上飞往加拿大的飞机。这事闹得沸沸扬扬据绿城中国发

绿城前董事长张亚东,卸任才两个月,就在香港机场被相关人员带走调查,没能登上飞往加拿大的飞机。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

据绿城中国发布的24年年报显示,负债已经高达 3943.01 亿元。

在这个节骨眼上,曝出前掌门人跑路,股民们的心都要跟着打颤。

绿城到底发生了什么?张亚东为何要跑?

文案:凤梨 编辑:凤梨

张亚东曾是绿城中国改革的领军人物,但他也是造成绿城负债的罪魁祸首

说起绿城中国,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品质”。

创始人宋卫平是个理想主义者,他觉得房子不只是钢筋水泥,更是生活方式的体现。

绿城的项目,设计、用料、园林,样样精细,溢价率比行业平均高出近20%。

在地产圈,绿城就是“品质”的代名词,多少同行都想学,可没几个能学到精髓。

宋卫平的理念让绿城成了行业标杆,但也带来个问题:做精品成本高,周期长。

2014年,绿城遇上了资金链的麻烦,差点翻车。

宋卫平顶不住压力,找来了中交集团当靠山。

幸好中交集团看中了绿城的底子,两人一拍即合,

中交掏出88亿港元成了大股东,绿城也成了“混改”的标杆。

一开始,宋卫平还掌舵,可业绩总是上不去,中交集团有点坐不住了。

2018年,他们派来了张亚东,这位从中交集团空降的高管,正式接手绿城。

张亚东可不是地产圈的“原住民”。

他早年在大连干到副市长,后来跳到中交集团,2018年空降绿城当执行总裁,次年就坐上了董事长的位子。

张亚东一上任,就给绿城带来了新气象。

绿城过去的开发速度慢得像乌龟爬,张亚东看不下去,直接提出“高周转”策略。

就是让钱转得快,项目开发周期从两年压到一年,资金效率翻倍。

这招果然管用,2019到2021年,绿城的销售额像坐火箭,从1000多亿蹿到3500亿,行业排名也从17名杀到第7。

那几年,绿城风光无限,张亚东成了地产圈的明星高管。

张亚东雄心勃勃,还喊出2025年冲击6400亿元的口号。

他的做法确实能让绿城快速崛起,但也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2020年,住建部出了“三道红线”,就是要让房企降杠杆,稳着点干。

2022年,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下行通道,别的房企都在收缩战线,捂紧钱袋子。

可张亚东没踩刹车,反而继续猛踩油门。

股东们都在劝他稳重一点,这些年地产政策收紧,形势不好。

可张亚东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家大业大不会受到印象,

他还扬言绿城要冲进销售额、自投、总资产“三个前十”。

他带着绿城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西安等城市四处抢地,砸了400多亿囤地。

这钱从哪来?大部分都是靠借的,杠杆还不小。

到了2023年,绿城负债已经高到4000多亿元,利息都快压得喘不过气。

更要命的是,房地产开始走下坡路,国家调控收紧,房价涨不动,房子卖得慢,房企的资金链一个个绷紧了。

连绿城作为龙头企业也没有躲过去

2023年利润只有66.78亿元,回到2021年的水平,2024年更是直接腰斩,净利润率跌到1%。

现在好了,房子卖不出去,债务还在身上

绿城的营业规模也就5000亿,负债率已经高达80%,赚的那点钱大部分都要拿去还债。

虽然2024年营收1585亿元创了新高,可股东净利比2023年的31亿元少了一大半。

更让中交不爽的,是张亚东的“小算盘”。

他拿着千万年薪,却换了1%的利润,哪个股东不恼火?

而在公司利润下滑的档口,他却只想着巩固自己的权力。

他拉上第二大股东九龙仓,打算引入新投资人,稀释中交的股份,他的心思昭然若揭。

中交集团作为大股东,看不下去了,找到了东九龙仓聊了聊

中央巡视组还专门点了名,说中交“控股不控权”,得整改。

几次敲打让张亚东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2025年3月,他突然宣布辞去绿城董事长和执行董事职务,说是“工作安排变动”。

绿城公告写得轻描淡写,没说张亚东要去哪,也没提他辞职的真原因。

有人猜他要跳槽去别的房企,有人说他想退居二线,享受生活。

张亚东辞职后,事情还没完。

有风声传出,他的几个“心腹”,像前董秘尚书臣、前党委书记李森,接连传出“失联”的消息。

这信号可不妙,像是有人在清算旧账。

张亚东估计也慌了,赶紧套现2000多万,准备飞加拿大。

但他却在登机口,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聊了十来分钟后,直接被带走,没能上飞机。

这件事被曝出来第四天,中纪委国家监委的网站发布了一篇《紧盯国企领域“逃逸式辞职”的问题》的文章

虽然内容中没有指名道姓哪个人,但时间太巧,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四天前张亚东在机场被带走调查这件事。

所以有人猜张亚东可能涉及到什么问题。

劝返这事细节还没公开,但看看过去,房企大佬出事可不是头一回。

海航的陈峰也有过类似跑路的操作,最后以失败告终。

张亚东的故事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绿城还在地产寒冬里挣扎

中交派了刘成云接班,他1991年就加入中交,是个“老中交人”。

刘成云上任,意味着中交要彻底把绿城抓在手里。

中交还做了个大动作,2025年初宣布剥离自己的房地产开发业务,打算以1元的价格转给中交房地产集团。

这等于把重资产的担子全扔给了绿城。

可绿城现在也不好过,4000多亿的负债,盈利能力又弱,中交自己都不擅长地产,怎么帮绿城翻身?

绿城现在站在十字路口。

当年靠高杠杆冲起来的辉煌,已经成了过去式。

地产行业也不再是那个借钱就能赚大钱的年代了。

绿城手里的优质土地不少,市场竞争力还在,但要想重回巅峰,刘成云得稳扎稳打。

张亚东的教训摆在那,高周转、高负债,短期看风光,可一旦市场变了,窟窿就得自己填。

绿城能不能翻身,时间会给出答案。

至于张亚东,调查结果还没出来,但这事肯定没那么简单。

等着瞧吧,地产圈的瓜,向来都是越吃越劲爆!

信息来源:

金融界

绿城中国2024年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