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们江上现在有几座朝鲜与俄罗斯的大桥呢?到了现在,应该是两座了:70多年前修建的一座铁路桥,现在是不可能拆除的;刚刚正式动工的是一座公路桥。
有朋友说,这等于是给我们上了双保险,既彻底断了我们从这里出海的念想,也是保护我们——让西方势力根本无法通过图们江的入海口过来了,听完后真的很无语。
还有朋友经常说起两件事:
第一件,由于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我们永远地失去了这个出海口。
第二件,这个位置本身就不具备出海条件,淤泥太多、河道狭窄。

图们江,这条流经中、俄、朝三国的界河,曾是东北地区通往日本海的“黄金水道”。
1860年随着《北京条约》的签订,沙俄强迫并割占了我国外东北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图们江入海口从此落入俄朝手中,但是,我国至少保留了象征性的通航权——注意,是通航的权利,不是没有。
到了1886年,清廷通过《中俄珲春东界约》,再次明确“中国船只出入图们江,俄不得阻拦”。

我们在哪些方面堪称全球能力超强?其中之一就是基建,堪称基建狂魔——早在隋唐时期,我们的隋唐大运河可以了解一下,就堪称世界奇迹。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现在的北京),南至余杭(现在的浙江杭州),后代又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现在的浙江绍兴)、宁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京杭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我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
图们江的淤泥多、河道窄,放在我们手上,尽管工程量比较大,但绝对不是束手无策、毫无办法,而是完全可以突破各种工程和技术难度的,这点信心,隋唐时期有,现在的我们更加有。

【京杭大运河】
回到图们江上,朝鲜与俄罗斯的第一座桥是一座铁路桥。
20世纪50年代初(1950年)的朝鲜战争期间,苏联以援助朝鲜为由,在图们江下游建造了俄朝友谊大桥,这是一座铁路桥,全长530米多。
但是,这座桥的桥底距水面仅9.6米,而且只留了3个通航孔,仅能通过300吨以下船只,彻底锁死了我国大型船舶的出海通道。
吉林省珲春市虽距日本海仅约14-15公里,却只能望海兴叹。
从此,东北地区的大量工业品、农业品的运输被迫绕行辽宁省的几个港口,陆路运输成本增加600公里以上,至于经年累月产生的各类成本,那就不好计算了。

【3个通航孔、300吨以下小货轮可以通过】
至于这座刚刚正式动工的这座新桥,2025年4月30日,朝鲜和俄罗斯特意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要在图们江说修建朝鲜与俄罗斯的第二座桥,是一座公路桥。
这座经过多年讨论的新桥,长约850米,就在俄朝友谊大桥(铁路桥)下游400多米的位置,这下等于给图们江上了双保险,虽然距离日本海只有15公里左右,但就是无法通过此处出海了。
参加4月30日大桥开工仪式的规格很高,朝鲜内阁总理朴泰成和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分别在平壤和莫斯科以视频方式参加开工典礼。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说,这是俄朝关系中的一件大事,象征着我们加强睦邻友好关系和加强地区间合作的共同愿望。
这座新桥的长度、宽度都有明确的数据,就是高度非常神秘——如果超过12米最好15米,应该可以公布出来;反之,估计这座桥的桥底与水面的高度只会跟那座铁路线差不多。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如果没有这两座桥,或者这两座桥哪怕全部由我们拆除后按照一定高度重建,至少珲春市(目前是县级市)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巨大而繁荣的港口城市。
因为从珲春市的防川村到达出海口只有约15公里,利用我们的基建优势,清淤后完全可满足万吨级船舶通行,或者反过来说,满足万吨级船舶通行需要多大的的清淤工程量,我们就完成多大的工程量。
而且,我们还可以采用大跨度设计并结合水下隧道,这样就可以兼顾陆路运输与航道通行——这不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振兴东北最好的办法吗?

一旦达成,以珲春市为枢纽,整个吉林的经济和贸易就盘活了,成为东北亚物流枢纽指日可待,所有的东北商品可以经过图们江进入日本海,这比绕行辽宁省的各个港口至少节省600公里陆运,能够直达日本、韩国,甚至可以切入北极航道。
而且,日本和韩国自然会利用这个优势条件,进行中低端制造业、加工业的转移——就是一个崭新的经济发展特区,甚至未来形成一个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的东三角。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