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刷黑,不仅可以提升行车安全与舒适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同时大大提升城市道路美观度,优化城市形象,对改善民生出行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车轮碾过水泥路面的颠簸感,曾是无数老荆州市民人记忆里的日常:灰色的街道、嘈杂的行车声、雨天溅起的泥水、晴天扬起的尘土,勾勒出过去荆州城区道路的模样。而如今,一场关于“黑色蜕变” 的城市更新,正让这份记忆逐渐成为历史。

近日,荆州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党组书记张盛勇做客《行风热线》时透露,备受关注的荆江大道(廖子河路 - 红星路)雨污分流及道路恢复城市更新项目,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该项目总投资 2000 万元,核心建设内容调整为按现状道路宽度修复改造并全面刷黑,实现道路提档升级。目前项目已完成招标,施工单位早在 8 月就已进场,计划今年 12 月前完成全部施工,届时荆州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将彻底告别水泥路。
一、3.8 公里 “最后符号” 焕新,见证城市跨越
此次升级的荆江大道(廖子河路 - 红星路段)总长 3.8 公里,在不少市民眼中,它像是荆州水泥路面时代 “故意被留到最后的符号”, 静静看着太岳路、南湖路、西环路、荆李路等兄弟路段先后换上平整安静的沥青“新装”,自己却在最后时刻迎来专属焕新。

这条不长的道路,承载了几代荆州人的通行记忆。过去,水泥路面带来的不仅是行车颠簸,还有高分贝的噪音和常年相伴的扬尘;如今,随着刷黑工程展开,“黑色蜕变” 将彻底改变这一切:噪音会降低、灰尘会减少、行车会更平稳,城市也将多一份静谧与舒适。
从一条路的变化,能清晰看到荆州城市更新的脚步,不是突然的跳跃,而是一次次微小更新累积成的时代跨越。
二、施工跑出“荆州速度”,有望提前通车给市民惊喜
就在大家期待 12 月全线完工时,荆江大道的建设进度不断传来好消息。9月底,伴随着机械轰鸣声,荆江大道红门路至红星路段的施工围挡有序拆除,黝黑崭新的沥青路面逐渐显露,这段作为中心城区升级改造的“试验段”,正在用“加速度” 给了市民一份意外惊喜。

回溯施工历程,项目自 9 月 1 日开工起就备受关注。开工初期,不少居民吐槽 “暑假不修、开学修,给城区添堵”,但施工前的充分准备,最终换来了高效推进的 “荆州速度”:根据封交公告,红星路至红门路段原计划封闭 45 天,如今不仅将可以提前通车,其他路段进展也十分顺利 让周边市民倍感欣慰。
国庆期间,廖子河到红门路段的补板工作已接近尾声,板底注浆同步进行,两侧人行道修补和路缘石更换也即将完成,整体工期稳步推进,按期完工不成问题,这也意味着年底前,荆州中心城区将彻底消灭水泥路。
三、多方合力护通行,民生温度藏在细节里
道路施工期间,通行保障成为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应对路况变化、提高通行能力,辖区交警中队在晚高峰持续加大路面警力投入,对进入施工路段的车辆进行疏导指挥,同时调整路口信号灯配时,最大限度提升通行效率。
此外,交警部门还加强路面巡逻,为不熟悉路况的司机提供引导,提示驾驶员不要随意掉头转弯;同时贴心建议过往车辆可通过北京路或荆江大堤堤顶公路绕开施工地段,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虽然部分市民对道路未显著扩宽心存遗憾,但城市更新本就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路面提质、管网升级这些“隐形工程”,正是在为未来交通优化筑牢根基。而此次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跑出 “加速度”,更体现了荆州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条路的蜕变,折射的是一座城市的治理温度与发展决心。 城市建设没有终点线,只有连续不断的起跑线。每一次围挡的立起与拆除,都是荆州向前跃动的脉搏。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年 12 月荆江大道全线完工后,成为连接城市发展与百姓心声的康庄大道。
对于荆江大道(廖子河路 - 红星路)年底完成刷黑,荆州中心城区将告别水泥路,你有什么想说的,评论区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