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没有见了,一直是我的一个牵挂,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李先生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禁不住热泪横流,声音也哽咽起来。

10月的河南平顶山,秋风掠过李先生布满细纹的脸。这位从安徽淮北跨省而来的60岁大叔,在东联社区附近行人中间苦苦寻觅,眼里满是期待与忐忑。
他跨越400多公里赶来,只为寻找27年未见的初恋小马,了却一桩藏在心底近二十年的心愿。

时光倒回至1991年,23岁的李先生与25岁的小马因在同一岗位工作而相识。彼时小马离异带娃,生活的重担让她比同龄人更显坚韧,而李先生的体贴周到,渐渐温暖了她的心房。
李先生这样形容小马:“她长得非常好看,就像《小芳》里的歌词,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相处的时间长了,两人渐生情愫,彼此之间有了好感,于是便确立了恋爱关系。可惜的是,恋爱谈了七八年,这份感情最终还是败给了现实。

据李先生描述, 他老家在安徽淮北,而小马家在河南平顶山。彼时他的父亲罹患癌症,希望儿子能找个本地媳妇,方便照顾家庭。一边是亲情嘱托,一边是相守8年的恋人,李先生陷入两难。最后,两人和平分手,又各自组建了家庭。
不过,命运的牵绊并未就此断裂。2001年,李先生独自创业,资金上遇到了很大的问题。走投无路时,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联系了小马。没想到,对方听完情况后,二话没说就转来1万元。
“那时候人均月收入不足千元,一万元相当于普通工人近一年的工资。”李先生感慨,这笔钱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让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两年后,李先生的生意渐渐步入正轨,第一时间想归还这笔借款。可惜的是,他有一次意外把手机搞丢了,小马的联系方式随之遗失。
“这些年一直有个心结,想找到她把钱还她,更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李先生如是说。
让李先生感动的是,当他把寻人的想法告诉现任妻子时,妻子的反应出乎他的意料,非常大度。
“我支持他,我不吃醋,找到她把钱还给人家。”
这份通透与豁达,让李先生更坚定了寻人的决心。

然而,他所知道的线索实在太有限了。他只知道小马全名叫马素珍,她的父亲叫马付顺(音),曾在平顶山十二矿工作,家住在东工人镇147号。有个弟弟叫马俊群,还有两个妹妹马素环、马素红。

然而,当年的东工人镇是一片棚户区,如今早已拆迁重建,变成了东联社区,当地的老居民大多也都已经搬走了。李先生求助了河南当地媒体,社区工作人员也热心帮他查询和走访。

走访了两天,仍然一无所获,李先生脸上难掩失落之色。
“难道真的找不到了吗?”
尽管遗憾,他仍不愿放弃,希望能通过网络的力量再帮他继续寻找。如果您有马女士一家的线索,欢迎帮忙提供。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名字多是音译,实际可能是其它同音字。

李先生寻找27年未见初恋的事迹发到网上后,不少网友都由衷发出感慨。
“真的很佩服这种执着的人,也是很正能量的一个人。”
“大叔重情重义,这么多年还记着,真是有心了。现任妻子也很大度,通透,值得点赞。”

大家都在称赞李先生的诚信和执着,笔者倒是有一点不同的想法。当年他仅凭父亲的一句话,就和相恋8年的女朋友分手了。我是真的没看出他有多么重情重义,也没看出来有多么执着。
8年啊,你能想象8年对于一个离异带娃的女人意味着什么吗?生生从25岁给拖到33岁了,结果最后被“和平分手”。既然李先生说了她很漂亮,25岁时可能还能找个不错的人家,但33岁就完全不一样了。

况且,分手时李先生也不小了,30岁出头,应该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了,就没有替你的小马多想一想吗?
再者,借钱的时候就只借钱了,没问问她搬去了哪里?嫁到了哪里?就算找,也应该去新家附近找啊,怎么跑老棚户区找来了?可见,“和平分手”之后他并不怎么关心人家的生活。

虽然他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可圈可点,但平心而论,我属实对这位先生喜欢不起来,可能这和我喜欢记仇的性格有关吧。
不管怎么说,还是希望他能尽快找到马女士,让这份跨越20来年的善意得以圆满,同时不要给人家的家庭和睦带来影响。

您对这件事怎么看呢?评论区聊聊吧。
敬请点赞,转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