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香港热气球节变“气球展”?3000万打造的活动市民说不值!

本以为是高高飞起的梦幻场景,最后却成了“地面定格”的现实。昨日,香港首个国际热气球节正式开幕,本该是一场视觉与体验并重的

本以为是高高飞起的梦幻场景,最后却成了“地面定格”的现实。

昨日,香港首个国际热气球节正式开幕,本该是一场视觉与体验并重的盛事,却因为一个关键许可没拿到,硬生生从“飞天体验”变成了“原地打卡”。

来源:HK01

主办单位准备了八年,投资了三千万,市民掏钱买票想升空看风景,但结果是:热气球升了,人没上去。

为什么?因为政府不批。

一句“政府未批准载客升空”,像一桶冷水,泼在热气球节开幕当天的中环海滨。

先来看看大致经过。

2025年9月4日,热气球节在中环海滨活动空间开幕,一连四天。现场展出约20个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色热气球,还有音乐会和灯光秀。

来源:HK01

原本,公众可以现场购买“系留定点飞体验”门票,热气球由缆绳固定,只会上升至约10至20米,停留短时间让乘客俯瞰维港美景,售价为每位580元。

价格不算亲民,大家会愿意掏钱,很大一部分动力,正是想体验一把香港“首度热气球升空”的新鲜感。

听起来确实诱人,但就在当天下午,主办方突然宣布:政府仅批准专业飞行技术人员升空,未批准公众参与体验,飞行门票停售,退款安排启动。

来源:HK01

对于不少专程到场的观众来说,这显然是一个措手不及的“惊喜”。

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参加,结果只能看不能飞,小朋友失望,家长无奈。

有观众直言,“本来就是为了坐热气球才来,现在不能坐,那门票也太不值了。”更有市民批评指示不清、活动单调,“只有气球和演唱会,小朋友没东西玩。”

来源:HK01

面对质疑,主办单位盛事(亚洲)有限公司一脸委屈。营运总监陈佩君表示,活动筹备长达八年,期间不断与政府沟通配合,“是努力去跨越政府每一个对我们的要求”。

她指出,今年年初已向政府申请临时公眾娱乐场所牌照,但直到9月4日当天正式签发时,才知政府不允许公众参与升空体验。

说白了,主办方的说法是:我们一直在沟通,也尽力配合,结果临门一脚政府才说不行。

来源:HK01

政府方面怎么看?一句话概括:安全优先,风险太高,不批不是开玩笑。

根据政府消息,早在8月20日,民航处已与主办方进行过一次现场测试,期间部分小型热气球出现倾侧问题,表现不理想。

当天测试也未包括大型热气球。之后政府多次提供时间,希望主办方安排进一步测试,但对方未能配合,直到开幕前一晚(9月3日傍晚)才再次派出专家测试,但结果仍未达标。

来源:HK01

中环海滨人流密集、楼宇林立,一旦热气球在升空中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政府消息人士直言:“安全最紧要,要负责任。”即使不是坠落,若热气球“上唔到又落唔到”、或再度倾侧,也可能引发公众恐慌。

还有人提到,2013年埃及曾发生热气球爆炸事件,造成重大伤亡,香港当然不能掉以轻心。民航处坚持实地测试达标才能放行,不能只靠文件。“安全理由唔批,唔係国际笑话。”

来源:星岛头条

此外,政府也澄清:这场活动完全未获政府资助,并非旅游推广盛事,部门只是按既有程序处理申请,“100%无出钱”。

即使不批载客升空,音乐会等活动依旧继续举行。政府还质疑,有人刻意把焦点引导到政府头上,企图转移公众视线。

来源:HK01

那主办方到底有没有提前沟通好?从时间线上来看,这点确实是关键。

主办方说一直在与政府沟通,但民航处指出测试表现不达标,且多次协调提前测试未能成行,只能在开幕前夕匆匆测试。如此重要的环节安排在最后一刻,确实存在风险判断问题,也容易让人质疑准备是否充分。

结果就是,两边各有说法,但公众只能“睇气球,唔坐气球”。

从热气球节官网早前公布的资讯来看,这场活动声势不小。展出热气球来自世界各地,包括6个大型热气球(约22米高)与18个中小型热气球(约10至11米高),还有灯光秀、摄影打卡点、音乐演出等等。原本希望打造一个可成为香港常规大型活动的项目,但现实打了个结实的“安全补丁”。

来源:HK01

退一步说,活动虽然没能让人升空,但视觉效果还是在线的。晚上亮灯后,一排排热气球配合维港夜景,确实非常吸睛,拍照打卡绝对够用。但少了“体验式飞行”,在许多市民心中,这场嘉年华确实少了点灵魂。

也有声音认为,政府以安全为由叫停,是负责任的表现。相比事后出事才追责,未雨绸缪虽然扫了兴,但至少保障了市民安全。毕竟如果真的发生意外,那才是“国际笑话”。

来源:HK01

当然,如果主办方能更早配合测试,或安排更充分的安全演示,也许这场活动就不至于在开幕当天“踩煞车”。想让热气球飞得高,不只靠风,还得靠准备、沟通和执行力。

这场“飞不起来”的热气球节,或许会让人失望,但也给未来的活动提了个醒——再浪漫的创意,也必须经得起现实的考验。

那么,你怎么看这场“只升气球不载人”的热气球节?你觉得主办方冤吗,还是政府谨慎有理?欢迎留言区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