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座张召忠曾在电视节目中分析过一种可能场景:若中美爆发军事冲突,美军不会贸然登陆强攻,而会采取一套递进式的“组合拳”。这套战术的核心思路,是通过系统性打击,逐步削弱我国的防御和反击能力。那么,这究竟是哪四个步骤?我们又该如何破解呢?

第一步:信息斩首——“致盲”与“致聋”的初始战场
现代战争,赢在信息。张召忠判断,战争伊始,美军的首要目标必然是摧毁我们的“眼睛”和“耳朵”。
这包括动用太空反卫星武器,击毁或致盲我们的侦察、导航和通信卫星,让我们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瞬间“近视”。同时,他们会发动强大的电子战和网络战,瘫痪我们的指挥网络、电力系统和金融枢纽,造成社会运转混乱与军事指挥失灵。
其目的很明确:夺取绝对的战场信息主导权。

第二步:海空封锁——扼住能源与贸易的“生命线”
在初步掌握信息优势后,美军极可能利用其强大的海空力量,对我国实施区域性封锁。
他们的航母战斗群和攻击型核潜艇将主要控制第一岛链的关键水道,如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和宫古海峡。目标非常明确:切断我国至关重要的海上能源通道和贸易航线。
我国高达七成以上的石油进口依赖海运,一旦被封锁,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命脉将面临严峻考验。届时,不仅油价可能飞涨,许多外向型工厂也将面临停工的风险。

第三步:定点摧毁——拔除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的“獠牙”
这是整个作战计划中最关键、最残酷的一步。美军深知,解放军数十年来苦心经营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如著名的“东风快递”)是其介入台海或南海的最大障碍。
因此,在夺取信息权和实施封锁的同时或之后,美军将动用其隐身轰炸机(如B-2、B-21)、核潜艇和舰载机群,对我们纵深内陆的核心目标进行“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
这些高价值目标包括:固定的东风导弹发射阵地、关键空军基地、雷达站、后勤枢纽和军工生产基地。他们的目标是在我们能够有效使用这些“杀手锏”武器之前,就将其大量摧毁于地面。

第四步:登陆介入——最后的“踹门”行动
在前三步,特别是第三步取得显著成效,即我方的区域拒止能力被大幅削弱后,美军的最终步骤才会浮出水面:实施两栖登陆,进行直接的武装介入。
届时,他们的两栖攻击舰和海军陆战队将会在战机和舰炮的掩护下,试图在关键区域(如台岛或南海岛礁)进行登陆,以求在战场上达成既成事实,彻底颠覆地区的战略格局。
张召忠教授的这一推演,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美军现有装备和作战条令(如“空海一体战”)进行的合理研判。它清晰地揭示了大国之间现代战争的基本形态:它不再是简单的攻城略地,而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

然而,这“四步走”战略也绝非无懈可击。多年来,我们大力发展“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东风-21D、东风-26等反舰弹道导弹正是为应对航母威胁而生的“不对称利器”。
我们建设多元化的卫星系统以增强抗毁伤能力,打造强大的防空网络(如红旗-9系列)以应对空中打击。每一步的进攻,我们都已准备了相应的反制措施。
因此,张召忠的预言,更像是一声响亮的警钟。它提醒我们,必须对最坏的情况有最充分的准备。不断强化我们自己的“矛”与“盾”,才能确保在任何风浪面前,都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