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12日中午的贝尔格莱德,阳光照着政府大楼前的广场。塞尔维亚总理佐兰・金吉奇刚从车上下来,87米外突然飞来一颗子弹,正击中他的胸口。一个多小时后,50岁的他没了呼吸。
这事儿怪就怪在,街头居然有人放起鞭炮,喊着“卖国贼死得好”。而大洋彼岸的西方媒体,却清一色地发文章哀悼。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死,怎么会出现这么分裂的反应?

金吉奇的政治路从一开始就争议不断,他揣着西德大学的哲学博士文凭,2000年靠美国的资金支持,组了个“变革联盟”赢了大选。可掌权后他面对的现实,简直是烂摊子,南联盟外债超120亿美元,经济快垮了,商店货架上连面包、食用油都经常空着,老百姓连基本生活都快扛不住。
2001年3月,美国特使找上门,开了个条件,把前总统米洛舍维奇交给海牙国际法庭,就给10亿美元援助,还帮塞尔维亚加入欧盟。这交易有多荒唐?南联盟宪法明明白白写着,本国公民不能引渡到境外,宪法法院也裁定过引渡违宪。

但金吉奇铁了心要干,2001年4月1日深夜,他调派300名荷枪实弹的武装警察,把米洛舍维奇的住所围得水泄不通,硬生生把人给扣了下来。更让人没法接受的是,他选在6月28日,塞尔维亚的传统节日“圣维特日”这天,用军用直升机把米洛舍维奇送向海牙,美军战机还在边境等着护送。
结果呢?美国就只在2001年下半年掏了7000万美元,之后就拿“改革不彻底”“要抵旧债”当借口,再也不提剩下的钱。塞尔维亚财政部2002年的报告里,这笔账记得清清楚楚。金吉奇拿国家主权当赌注,最后就换回这么点东西。

引渡米洛舍维奇的第二天,总统科什图尼察直接辞职抗议,6名部长也跟着退出,政府一下子就瘫了。贝尔格莱德街头涌满了抗议的人,大家举着塞尔维亚国旗,喊着“还我国家主权”的口号,场面特别激烈。
北约轰炸时他在干什么金吉奇的亲西倾向,可不是掌权后才有的。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那78天,整个贝尔格莱德的人都在硬扛,老百姓手拉手围着桥,怕炸弹把桥炸了。医院的医生护士在防空洞里抢着救伤员。老人家把家里仅有的粮食分给逃难来的人。

可当时还是贝尔格莱德市长的金吉奇,轰炸刚第三天就没影了。后来黑山有个前官员在回忆录里写道:金吉奇带着自己的亲信,躲进了波德戈里察的德国外交官别墅,连着三天就见美国代办,连句安慰老百姓的话都没说过。
轰炸一停,他不回贝尔格莱德看看灾情,反倒直接奔了布鲁塞尔,跟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签协议,又是答应裁军,又是开放市场,还暗示要“算前政府的账”。在塞尔维亚人眼里,这算啥?国家正挨炸呢,领导人不跟大伙一起扛,反倒跑去跟炸自己国家的人谈条件,这不就是背叛吗?

后来他掌权推行的那些亲西政策,从这时候就能找到根儿。他认定塞尔维亚的出路在西方,为了这个,连主权和民族尊严都能抛在一边。
旧盟友变成索命人金吉奇的死跟黑帮脱不了干系,但这黑帮可不是一般的角色。泽蒙帮的头头卢科维奇,以前是特种警察司令,2000年大选的时候,他带着部队倒戈,抓了米洛舍维奇身边的核心帮手,还拿了500万美元给金吉奇当竞选经费。当时俩人私下说好,等金吉奇掌权了,就帮泽蒙帮摆平战争罪的指控。

可金吉奇上台后,翻脸比翻书还快。2002年底欧盟说要塞尔维亚“打击有组织犯罪”,他立马就把矛头对准了泽蒙帮,封了他们的赌场、物流公司、军火仓库,抓了12个核心成员,还把当年泽蒙帮资助他的事儿捅出来,把自己装成“扫黑英雄”。
卢科维奇上门求情,金吉奇就冷冷扔了句“这是西方的要求,我没办法”。这话其实已经说得很透了,为了讨好西方,过河拆桥算什么?
2003年3月11号晚上,警察局长专门上门提醒金吉奇要加强安保,他压根没当回事。第二天上午,他从停车场往办公楼走,别人让他走地下保护通道,他还说“我又不是老鼠”。结果呢?泽蒙帮的约万诺维奇在87米外架好狙击枪,一枪就中了。

主谋乌莱梅克后来在法庭上说:“他连国家总统都能卖,明天就能卖我们。”这话虽然是黑帮的逻辑,但也点透了金吉奇的行事风格,为了眼前那点利益,什么承诺都能撕了。引渡米洛舍维奇是背叛国家主权,甩了泽蒙帮是背叛政治盟友,这种人最后被背叛,也算是因果循环了。
更讽刺的是,《华盛顿邮报》后来爆出来,参与刺杀的还有米洛舍维奇时期,留下的“红色贝雷帽”秘密警察。金吉奇掌权后怕局势乱,就默许这支部队接着存在,结果他们在政府里到处收买官员、警察、检察官,连金吉奇的保镖都被拉过去了。

3月上旬的时候,副检察长拿了15万欧元,把金吉奇的“打黑计划”透给了杀手。负责总理安保的国家安全部官员,就收了1200欧元就倒戈了。德国给的防炸装备还莫名其妙坏了,之前好几次暗杀没成,安全部门居然没人建议把警卫级别提上去。
金吉奇是被自己人给出卖死的,这个“自己人”不只是黑帮,还有他默许存在的旧势力,以及他没当回事的安全漏洞。他一门心思对付外面的人,却没防住身边的刀子。

金吉奇死了还不到一个月,欧盟就暂停了塞尔维亚的入盟谈判,美国也彻底把援助的事儿搁一边了。他当初一门心思想讨好的西方,等他没利用价值了,扭头就走,一点不含糊。
其实这个结局早有苗头,当初引渡米洛舍维奇之后,美国就只给了7000万美元,承诺的10亿美元根本就是张空头支票。可塞尔维亚付出的代价是实打实的,科索沃的问题到现在都没解决,经济发展一直跟不上。

金吉奇还以为抱着西方的大腿就能过上好日子,结果西方要的根本不是一个强大独立的塞尔维亚,而是一个听话的棋子。等这颗棋子没用了,立马就扔了。
回头看,金吉奇的悲剧不只是他个人选岔了路,更像是一条政治路线的彻底垮台。他被西方的思潮洗得太厉害,觉得只有照搬西方的模式才有出路,为了这个连国家主权都能扔。

可主权这东西,一旦没了,就再也拿不回来了。把本国前总统引渡出去这种事开了头,国家尊严就彻底没了。老百姓不信他了,盟友防着他了,敌人也钻空子了,整个国家都陷进了恶性循环。
总结下来的话,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从来都不是能拿来换东西的筹码。那些打着“援助”“合作”旗号的外部势力,根本不会真心帮你发展,他们想要的是控制你、利用你。真正的发展只能靠自己,靠着别人只会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