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兼修的武术少年~崔航慎
清晨六点的校园,晨雾还未散尽,一道清瘦的身影已在空地上舒展身姿。少年崔航慎在教练的指导下,反复刻苦的研磨着每一招没一式,从武术的每一拳每一脚都能看出他对武术的热爱和执着,十年的坚持,十年的持之以恒成就了一个阳光自信、文武兼修、德礼俱佳的武术少年—崔航慎!

这是他在衡阳县船山文武学校的第五个年头,五年来他不忘初衷,从刚来的不适应到现在爱上这里,爱上武术。虽然文武学校的生活比较单一,武术训练也很辛苦,是什么能让一个少年坚持不变,我想除了崔航慎本身拥有的一个武侠梦之外,更多的是自己收获了健康、自信、技艺和武术带给他的精神。武术作为中国的国粹,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武术的博大精深,需要每一个中国青少年去了解、学习和传承。而崔航慎在文武学校,在教练的引导下真正的体会到了这一点,也立志要把中国武术传承下去使之发扬光大,这也是作为一个新时代武术运动员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如今的他,经过五年的沉淀,终于站上了赛场,终于可以一展身手,他屏住呼吸一个漂亮的起试已展现他的水平,他双脚如钉扎在地面,弓步时膝盖绷成一道紧实的弧线,脚掌稳稳扣住场地。出拳时肩臂舒展如弓满弦,拳锋带着劲风向前递出,手腕微旋间,拳势既有猛虎下山的刚劲,又藏着流水绕石的灵活。

转身时腰身拧转如陀螺,衣摆随动作划出利落的弧度,脚尖点地再落,脚跟重重砸向地面,震得周遭空气似也颤了颤。收势时双手缓缓拢于胸前,呼吸平稳如静湖,方才的凌厉尽数敛去,只留站姿挺拔如松,每一处肌肉的线条都透着常年打磨的力道与精准。

武以强身、文义睿智!文武学校的优势就是在于不止通过武术强健体魄,修习一门技艺。更不用耽误文化学习,当收起习武是的锋芒,坐到教室学习时更能专注课本上的字符,老师的讲解,崔航慎在他的笔记本上写着:所谓双修,不过是把热爱拆成两半,一半交给晨光里的每一个动作,一半留给台灯下的墨,再用少年气,把它们拼成完整的自己。”
武可砺骨,文能润心。当同龄人还在寻找方向时,崔航慎早已在文武之中找到了平衡,在青春里刻下了独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原来最好的成长,从不是选一条路走到黑,而是带着热爱,把两条路都走成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