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深圳放开8区限购,周末二手房签约翻倍!一线城市“政策底”已现,现在该抄底吗?

2025年9月,深圳突然宣布放开罗湖、宝安等8区限购,周末二手房签约量瞬间翻倍。与此同时,上海外环不限购、北京五环外取消

2025年9月,深圳突然宣布放开罗湖、宝安等8区限购,周末二手房签约量瞬间翻倍。与此同时,上海外环不限购、北京五环外取消套数限制、广州全面取消限购限售——四大一线城市集体松绑,标志着楼市“政策底”彻底显现。但购房者却陷入更深的焦虑:现在该抄底,还是继续观望?3年后手中房产会变成“黄金”还是“负资产”?答案藏在最新政策与数据中。

一、一线城市限购松绑,政策红利期不足90天

2025年9月,深圳打出“分区优化限购+统一房贷利率+放宽企业购房”组合拳,非核心区社保要求从3年降至1年,企业购房门槛大幅降低。政策立竿见影:罗湖二手房签约量较前一周翻倍,宝安区增幅达69%。北京、上海同样迎来脉冲式回暖。北京公积金新政后首月贷款受理量增长37%,五环外刚需盘客源量增加12%,昌平某项目甚至取消折扣。上海外环外的青浦、嘉定热度分别提升7.8%和5.2%,但金山、奉贤仍处下行区间,市场分化加剧。关键窗口期: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指出,一线城市需在“金九银十”验证政策效果,后续可能进一步下调LPR或放宽非核心区限购。历史经验表明,政策底与市场底之间的窗口期往往短暂——深圳企业购房政策放宽后,龙华一工厂主连夜签约10套公寓,理由是“政策可能半年后回调”。

二、二线跟进攻势凶猛,郑州、余杭补贴最高4万元

一线城市打响第一枪后,二线城市迅速跟进。河南推出12条楼市新政,对2025年9月至12月期间购买首套及二套新房家庭发放补贴,多子女家庭在当地已有一套房的情况下再购房可认定为首套。浙江余杭区对指定区域新建商品住宅给予4万元补助,非住宅契税减半。效果分化:郑州某楼盘周末看房量增3倍,但当地中介透露“成交转化率不足20%”,购房者仍担心房价下行。专家分析,核心二线城市或呈现弱复苏,但整体回暖仍需时日。

三、土地市场与房票安置暗藏未来走势

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已现“锚定效应”:上海杨浦滨江地块溢价28%,北京呼家楼地块楼面价达8.1万元/平米。房企对核心地段信心恢复,但郊区土地流拍率仍超30%。房票安置成为去库存利器:广州黄埔区通过城中村改造收购存量商品房1489套,上海嘉定区彭赵村改造项目268户中114户锁定房源。这类政策直接消化库存,但对周边新房价格造成挤压——黄埔某项目因房票房源流入市场,单价下调2000元/平米。

四、3年后房产价值走向:一线核心区稳、二线分化、三四线承压

基于最新政策与数据,未来3年不同能级城市房价走势清晰:

·一线核心区(如上海内环、深圳福田):土地稀缺+政策托底,或微涨3%-5%。

·一线郊区及二线核心(如北京房山、成都天府新区):供应量大,可能下跌10%-15%。深圳光明区已有业主降价12%急售。

·三四线:人口外流+保障房冲击,或继续探底。惠州某盘2023年单价1.2万,现降至6000元仍难出手。持有成本测算:若房产税试点落地(税率0.5%-1.2%),150万房产年持有成本约1.8万,叠加物业、维修费后,租金收入可能无法覆盖。

五、三类人群自救策略

1.多套房业主:抛售郊区、老破小,保留一线核心资产。广州已允许“竞自持”地块补缴出让金转售,30万平米供应将入市。

2.刚需购房者:优先考虑保障房或地铁次新房。深圳保障房价格仅为同地段商品房的50%,且可落户上学。

3.投资者:关注企业购房机会。深圳新政后,龙华、光明等产业密集区公寓成交量涨40%。

结语政策红利期通常只有3-6个月,现在已是决策关键点。但记住:房子终将回归居住本质,别再幻想“炒房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