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成功取得真经后回到朝堂,向唐太宗复命时感慨道:“幸亏那匹马登山越岭,穿越崎岖险阻,去时我骑乘它,回来时它驮着经书,着实全靠它的助力。”
人生之路恰似这取经之旅,唯有亲身经历、真切体验、深刻觉悟,方能踏上新的人生高度。

一个具备顶级思维的人,在为人处世以及面对各类事务时,往往展现出显著的优势与卓越的表现。他们能够做到遇事忍三刻,行事稳三分,成事谋三年,在人生的风云变幻中,成为稳重且值得信赖的人,将人生经营得愈发精彩,收获无尽的美好。
遇事忍三刻忍,是处理突发状况、解决问题的关键策略。
为人处世,必须具备忍耐的胸怀与度量。毕竟,人性复杂多变,人心难以捉摸,我们总会遭遇形形色色的人,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倘若我们总是对任何小事都忍受不了,动辄冲动行事,那么必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烂事、破事。
实际上,当遇到任何事情时,先让自己冷静片刻,学会忍耐。事后你往往会发现,自己才是最终的赢家。
苏洵曾言:“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真正具备忍耐力的人,既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又能洞察事情的本质,看清现实的真相。说到底,就是懂得如何应对人情世故中的种种问题。
最终,通过修炼自己的脾气,稳定自己的情绪,自然能够达到《易·系辞下》中所说的境界:“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世间最难做到的,就是一个人能够稳住自己的心态,甘愿在背后默默隐忍一段时间,克制自己的冲动,稳住自己的情绪。如此,能够忍得一时之气,便能稳住一时的志气。凭借这份忍耐,在现实生活中过得愈发悠然自得、从容随性,收获幸福圆满的人生。
行事稳三分做事,务必追求稳妥。
稳,是赢得他人信任与认可的关键。只有做事稳妥,别人才会觉得你可靠、值得信赖。如此,大家才能在相互理解、彼此信任、互相认可和尊重的基础上,携手合作,共同进步。
做事时,稳三分,定三次,这才是避免灾祸的良策。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讲:“求稳之计,重在戒急。”
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生活就是由各种各样的事情构成的。如果一遇到事情就急于求成,恨不得立刻解决,马上弄个水落石出,那么不仅无法分清事情的缘由,根本办不成事,甚至会因为自己的心急而越弄越糟,让自己变得更加浮躁。
《轻松主义》里提到:“人生是一场长跑,只有放轻松。做到轻而不浮、松而不懈,才能跑完全程。”
在人生这场漫长的旅程中,我们一定要学会稳住自己,善于观察周围的情况,巧妙地布局谋划。如此,行事越稳,我们的生活之路就会走得越踏实,越能行稳致远。
成事谋三年成事之前,离不开周全的谋略。
没有谋略,就如同没有方向的航船,在茫茫大海中盲目行驶,这样的行动无疑是瞎搞、瞎折腾。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将自己带向怎样的境地,无论结果是好是坏。如此,培养出慎独的品质,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为目标不明确、方向不准确而陷入迷茫。
孔子曾说:“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人一旦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在执行的过程中就不会患得患失,更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而是能够从头到尾保持淡定和笃定,以松弛的状态不断自我提升,让自己真正强大起来。
其实,真正能够成事的人,在背后都经历了无数的磨练,在思维和精神层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