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33岁,已婚7 年,才发现婚姻里的很多苦,女性真的没必要吃

刷到一个话题:如果老公说“我妈不容易”,你要怎么办?下面点赞最高的回答是:你妈不容易是因为你和你爸没本事,亲儿子亲老公都

刷到一个话题:如果老公说“我妈不容易”,你要怎么办?

下面点赞最高的回答是:

你妈不容易是因为你和你爸没本事,亲儿子亲老公都没能让她过上好日子,现在指望儿媳妇来实现吗?

不得不说,说出这段话的女生很清醒。

33岁,已婚7 年,才发现婚姻里的很多苦,女性真的没必要吃。

不吃“孝心外包”的苦

记得以前看电视剧,经常看过这样的片段。

孝顺的儿子,在妈妈面前说:妈,你放心吧,等儿子娶一个贤惠的媳妇来孝敬您。

有些男人结婚前,从来没觉得父母辛苦、不容易。

一旦结婚了,却摇身变成了“大孝子”,见不得父母受累。

天天和妻子说:我妈不容易,要体谅,要孝顺。

而他自己呢,却一丁点付出都没用,就动动嘴皮子。

我有位朋友就经历过这样的事。

朋友结婚后,她婆婆三天两头喊头疼,偷偷躲在房间里哭,还需要老公去哄。

于是,她老公总让朋友多体谅一下他妈:

“我妈这么大年纪了,以后你下班回来也帮忙干点活,还能显得你孝顺。”

朋友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因为即使老公不说,她也会主动干活。

后来,朋友察觉到不对劲,对着老公直接回怼:

“以前没有我,你妈做了几十年家务都没事,现在你妈洗个碗,你就心疼一整天。”

“以前没有我,你妈天天洗碗都很高兴,现在多洗一个碗,就气得头疼了。”

“怎么过去你看不见她不容易,我一来你就恢复光明了。”

冤有头债有主,谁妈不易谁弥补。

当老公用这种不负责任的“孝心外包”要求你时,应该拒绝道德绑架。

孝顺老人,首先应该有他一份。

不吃“做家务”的苦

家务,应该是很多夫妻最常见的“场景”了。

男人觉得:做个饭,打扫一下卫生,又没有让你们上刀山下火海,有什么可抱怨的?

家务,真的没有那么累吗?

一位女性每天要做的基本家务活:买菜、做饭、洗碗、拖地、收衣服、晾衣服、整理各种杂物……

在做家务的时候,甚至老公还会不断地打岔:

“老婆,帮我熨一下衬衫。”

“老公,我鞋子放哪了?”

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知道做家务到底有多累。

曾刷到这样一个视频,一位妻子说:

我在家里的地位最高,我不拖地没人敢拖地;

我不做饭没人敢做饭;

我不洗碗没人敢洗……

虽说是几句调侃的话,但是,妻子这里说的“地位高”,包含了多少无奈和辛酸。

家是共同的,所以家务也应该共同分担。

在我们家,我和老公就是一起做,他买菜做饭,我打扫也很卫生、洗衣服。

我老公做的菜比我做得好吃,我打扫隆比他打扫得干净。

我们俩各有千秋。

家庭责任均摊,是性别平等的基础。

婚姻是两个人的课题,而不是一个人的苦役。

不吃“过度牺牲”的苦

曾看过一个视频:养鸟人为了防止小鸟飞走,蒙住它的眼睛,剪掉它的翅膀。

可是这种“以爱之名”的驯化,对小鸟来说,难道不是很残忍吗?

婚姻关系中亦是如此。

那些为了家庭,辞去工作,把理想深藏的女性,被要求成为贤妻良母的女性,就像被剪断翅膀的小鸟。

最终却活成了手心向上的可怜人。

这种“过度付出”心态,也是亲密关系中的毒药。

真正健康的婚姻关系,是他不会用贬低束缚你,也不会恐惧你的成长。

婚姻的真谛,从来不是受苦和牺牲,而是两个独立灵魂的并肩而行。

正如那句话:爱一个人,不是把你的世界给他,而是和他一起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

不要做家里,最能吃苦的那个人

《次第花开》这本书里有一句话:

人有两次生命,一次是为别人而活一次是为自己活。

为什么苦会流向能吃苦的人?

其实和谈恋爱一样。

你越能接受命运或者另一半的破坏,他们就敢更肆无忌惮地和你蹬鼻子上脸。

如果你愿意接受这个待遇,你一辈子就不能承受这种待遇。

要保持适度的不甘心和配得感。

中国人有句老话: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

你知道颜色是怎么形成的吗?

光平等地照射在每一个物体上,但它们会吸收掉其他颜色的光,反射掉自己不吸收的。

苦也是如此,它流向每一个人,只是别人将它反射出去了,而你将它全部吸收了。

因为这符合一个力学定律——恶意,会走向阻力最小的那条路。

一个家里,非要有人受委屈时,必然先拿最老实的本分人开刀,俗称欺软怕硬。

因为别人吃不了苦,就会主动离得远远的。你能吃,那就都给你吃,否则就浪费了。

水往低处流,恶意也往往向着阻力最小的地方流动,所以有时候你需要给自己不情愿的人和事,提供一些阻力。

虽然可能这件事最终还是会发生,但这并不代表你的阻力没有用。

说得直白点,你要拿出你的态度,而不是一声不吭地干活。

写在最后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一句话:

“只有建立在理性上的婚姻,才是幸福的婚姻。”

不要为了婚姻丢掉自己。

婚姻中最理解的状态是:各自熠熠生辉,又能保持独立成长;各自安好,又可以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