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做出决定了!30岁李梦官宣加盟新球队,年薪1400万,离开四川女篮

2025年11月22日,中国女篮核心李梦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她将告别效力多年的WCBA,加盟新兴联赛Project B。

2025年11月22日,中国女篮核心李梦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她将告别效力多年的WCBA,加盟新兴联赛Project B。

这一决定,表面看是一次简单的转会,实则是一场顶级运动员在30岁关口进行的“资产重组”与“价值保卫战”。

要读懂李梦的选择,必须先看懂WCBA正在经历的寒冬。

2025年10月,WCBA新规落地,每支球队本土球员总薪资上限被死死卡在了1080万元。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哪怕是李梦这样的顶流,在四川队的续约报价可能被压缩到了税后300万左右,相比此前的500万顶薪,几近腰斩。

就在此时,大洋彼岸的Project B递上了一份无法拒绝的合约:起薪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50万元)。

一边是正在“消费降级”、还要背负全运会丢金压力的老东家;另一边是背靠Skype、Facebook前高管以及德约科维奇等体育巨头,起薪直接翻了三倍的硅谷新贵。对于一个职业生涯倒计时的30岁女运动员来说,这道选择题甚至不需要思考。

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这是对自身商业价值的最后一次变现机会。

Project B的出现,本质上是硅谷资本对传统体育联赛的一次降维打击。

它抛弃了传统的俱乐部主客场制,借鉴了F1的全球分站赛模式,首赛季仅设6支精英战队。这种“小而美”的精英化运营,精准避开了冗长的常规赛消耗,用最高的薪水圈养全球最好的球员。

李梦的加盟,只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当全球女篮的薪资坐标被Project B暴力拉升到百万美元级别时,WCBA那种靠“情怀”和“体制内保障”留人的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官宣视频中,李梦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把篮球还给篮球。”

这八个字,是对过去几年身陷舆论漩涡、背负巨大成绩压力的某种回应。在四川女篮最新的季前赛海报上,李梦的名字被悄然抹去。没有盛大的告别仪式,只有商业谈判桌上的博弈与取舍。

与其在正在收缩投入的球队里讨价还价,不如体面转身,去一个更纯粹、回报更丰厚的地方打球。

有人担心她就此无缘国家队。但Project B刻意避开国家队比赛窗口的赛程设计,似乎在暗示:只要你够强,国家队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相反,在高水平的国际对抗中保持状态,或许比在国内联赛“虐菜”更有利于延续她的职业寿命。

李梦走了,带走的是中国女篮最好的锋线天赋,留给WCBA的,是一个关于“如何留住人才”的巨大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