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上海宣布开始规范网络上涉及地产相关信息的传播了。
某平台发布“地铁口现房总价45万”内容,视频播放量超7.3万次,实际调查显示该房源根本不存在,虚假房源信息正在侵蚀上海楼市公信力,这种利用虚假低价房源引流的行为,成为上海专项整治行动的重点打击对象。
2025年11月14日,上海市委网信办联合市房管局、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启动专项整治,瞄准网站平台、自媒体账号、房产中介三类主体,重点整治唱衰楼市、歪曲政策、虚假房源、恶意炒作四类乱象。
早在2025年3月,已有‘锐哥经济思维’等98个违规账号被禁言。而今年以来,属地平台已累计清理违法不良信息80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67万余个。
1、虚假信息套路需要识破
低价房源诱饵屡见不鲜,中介人员申某虚构“总价39万独立产证”房源,通过剪辑无关素材制作20余条视频,骗取51名用户咨询。
部分自媒体发布“上海楼市崩盘倒计时”等标题党内容,这种以偏概全的表述误导公众认知。
某些账号断章取义解读房地产政策,人为制造市场恐慌。
2、法治利器构筑监管防线
网信部门牵头,房管、公安网安等部门联合行动,建立线索移交、案件会商机制。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房地产广告发布规定》等法规明确信息发布红线。上海推行房源信息强制认证制度,要求平台审核发布者资质及房产证明文件。
违规主体面临罚款、取消网签资格、纳入行业黑名单等处罚。
3、平台责任需要全面落实
部分平台对房产类内容审核不严,导致虚假信息得以传播。
平台可运用AI识别技术,自动过滤虚假房源关键词和重复剪辑素材,建立举报投诉快速响应机制,及时下架违规内容。
房地产经纪协会发布工作提示,规范新媒体平台房源信息发布,推动平台制定行业规范,形成良性自律机制。
4、市场秩序获得双重保障
2025年1-2月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5%,商品住宅施工面积增长16.4%,这些指标显示市场保持健康发展态势。
专项整治行动压缩虚假信息生存空间,帮助消费者获取真实市场情况,建立权威信息发布渠道,遏制不实传言传播。
违规营销行为受到遏制,房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与服务提升,这种转变促进市场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5、长效机制塑造清朗生态
上海建立典型案例曝光制度,通过“打击一个、震慑一片”实现长效治理,这种持续监管避免运动式执法弊端。
推行房源信息备案机制,确保线上线下信息一致,要求平台标注信息发布时间,避免过时信息误导决策。
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核实信息,对可疑内容及时举报,形成政府监管、平台自律、公众监督的三重治理体系。
当虚假信息失去生存土壤,市场才能真正实现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