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他是水浒中的大恶人,金庸却让他称霸武林,就连虚竹见到他都发抖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而金庸是武侠小说作者,他们怎会扯上关系?其实原因很简单,你可以理解为金庸当年是为了蹭水浒传的热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而金庸是武侠小说作者,他们怎会扯上关系?

其实原因很简单,你可以理解为金庸当年是为了蹭水浒传的热度,也可以说他是为了致敬那名著,才引经据典。

金庸在《金庸、池田大作对话录》中就提到过这么一段话:“《水浒》众英雄向朝廷投降了,投降的结果十分悲惨。我学《水浒》写《书剑恩仇录》,书中领袖陈家洛与清朝皇帝妥协,受到欺骗,结果十分悲惨,实际上主题是反对向封建官府投降、妥协,含有必须反抗到底的意义。”

(梁山好汉剧照)

而《书剑恩仇录》即是金庸的第一部作品,因此你甚至可以说金庸能写出后来的那些经典之作,多少还是受到了《水浒传》的启发。

所以金庸也在自己的故事里引入了不少与《水浒传》相关的角色,比如本文要提到的这位。

一、水浒传中的大恶人

提到《水浒传》中的大恶人,你会想到谁?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唯一的答案,因为《水浒传》的世界里可谓是恶人横行,哪怕是上了梁山的这帮好汉,也谈不上有多好。

比如对宋江最忠心的小弟李逵,那家伙就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他在江州劫法场救宋江的时候,就没少杀无辜百姓,就连当时的大哥晁盖都看不惯他。

(李逵剧照)

说是:“这黑大汉直杀到江边来,身上血溅满身,兀自在江边杀人。百姓撞着的,都被他翻筋斗都砍下江里去。晁盖便挺朴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那汉那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

所以李逵都能上梁山,你说这帮人能是什么好人?

不过故事总归是以他们的视角展开的,因此从立场的角度来看,他们都不是反派,让梁山造成大量伤亡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派魔头。

说到这里,多数人应该懂了,笔者所指的那人即是方腊。

《水浒传》中的方腊固然是反贼头领,但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毕竟书中是这么写的:“却说这江南方腊,造反已久,即渐而成,不想弄到许大事业。此人原是歙州山中樵夫。因去溪边净手,水中照见自己头戴平天冠,身穿衮龙袍。以此向人道他有天子福分。因而造反。”

本就是个樵夫,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当皇帝,就起兵造反了。

也真是个神人。

这当然不是褒义。

而金庸笔下的他,却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二、金庸笔下的武林霸主

如果说《书剑恩仇录》还只是金庸模仿《水浒传》的风格去创作的一部作品,那么“射雕三部曲”则是直接把《水浒传》中的角色引入故事中了。

比如郭靖的祖先就被设定为“赛仁贵”郭盛,《水浒传》中的郭盛顶天就是个二流高手,也不曾提到他有妻儿,金庸却给他编了个武功盖世的后人,他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一个二流配角郭盛尚且如此风光,那么金庸笔下的方腊是什么人?

《倚天屠龙记》中,金庸就借张三丰之口提到了方腊的事迹。

(明教剧照)

说是:“魔教中人规矩极严,戒食荤腥,自唐朝以来,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领方腊在浙东起事,当时官民称之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事魔王,是魔教的两大规律,传之已达数百年。宋朝以降,官府对魔教诛杀极严,武林中人也对之甚为歧视,因此魔教教徒行事隐秘。”

好家伙,方腊在金庸武侠世界观里是被塑造成了明教教主。

而读过原著的人都应该知道,明教历代教主都身怀乾坤大挪移,无论方腊的乾坤大挪移修炼到了第几层,都足以让他在武林中横着走。

甚至《射雕英雄传》中还提到了他的另一段事迹,那是与《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的一段往事。

说是:“那黄裳练成了一身武功,还是做他的官儿。有一年他治下忽然出现了一个稀奇古怪的教门,叫做什么‘摩尼教’,又叫‘明教’,据说是西域的波斯胡人传来的……徽宗皇帝只信道教,他知道之后,便下了一道圣旨,要黄裳派兵去剿灭这些邪魔外道。不料明教的教徒之中,着实有不少武功高手,众教徒打起仗来又人人不怕死,不似官兵那么没用,打了几仗,黄裳带领的官兵大败。”

连黄裳也败给了方腊,可见方腊实力有多强。

(方腊剧照)

而金庸赋予方腊如此强大的人设,也让另一位主角的失踪有了合理的解释,笔者所指即是那《天龙八部》中的虚竹。

三、虚竹之死

以新修版的设定为准,金庸是把各部作品之间的关联都打通了。

《射雕英雄传》中就明确提到丐帮的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是由虚竹传承下去的。

只是虚竹替萧峰完成了丐帮武功传承,却不见他传承逍遥派和灵鹫宫,这事儿又该如何解释?

如果曾经的他与方腊也有过一次交手,那便说得通了。

可以说在整个后天龙时代,虚竹就是武林至尊一般的存在,若武林中有某个魔头作恶,那他将义不容辞地出手,他与方腊势必会有一场大战。

虚竹有逍遥三老的内力,如何会输给方腊?

(虚竹剧照)

问题或许就出在那乾坤大挪移上,方腊能够凭借那神功复刻虚竹的武功,虚竹哪里知道这魔头的武功路数,于是他打出的每一招反倒成了方腊对付他的杀招,就这样,虚竹死在方腊手中,死于情报不足。

而灵鹫宫和逍遥派也就此树倒猢狲散,以至于射雕时代已不见这个强大的门派。

这即是金庸故事的有趣之处,你甚至能在他的故事中看到其他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有了另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那种感觉还是挺奇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