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善之九月雪 元 · 赵孟頫

季秋惊见燕山雪,远客淹留愁病身。
憔悴自伤黄菊晚,横斜空忆野梅春。
苍松翠柏争擎重,绀殿红楼迥绝尘。
想得江南犹未冷,嫩橙清酒政尝新。
继续在这里提前声明一点,笔者写作误读红楼系列的目的,第一是揭示末世红楼梦显隐文本里朝代、地域、人物真实身份及改朝换代里大悲剧的真相;第二是根除各种各样误读带来的历史和文学误会,还某些历史人物马士英、孙元化和天下最好的媳妇秦可卿等人一个清白;第三是不让后来的红楼梦研究者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第四是使那些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有重大误差的和研究方向稍有偏差的人的理论臻于完美。这里没有那种恶意攻击别人、哗众取宠、借着打击异己错误理论抬高自己的目的。
霍国玲先生,“红楼解梦”派代表人物。1980年起研究《红楼梦》,与弟霍纪平合著《红楼解梦》,提出《红楼梦》隐含清宫秘史,研究主张“风月宝鉴”双面解读法,认为正面为小说叙事,反面隐喻曹雪芹与竺香玉合谋毒杀雍正帝的历史事件 。又提出脂砚斋为曹雪芹与两任妻子合用笔名、分身法等创作手法 ,累计出版6部9册红学著作,其研究被学术界归为索隐派红学,因缺乏正史支持引发争议,但被列为红学学术史组成部分是“红楼解梦”派的领军人物,其红学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红楼梦》的成书:
曹雪芹曾写完过《红楼梦》:
霍国玲认为曹雪芹曾写完过《红楼梦》,并非百二十回,而是一百一十回。曹雪芹生前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这部巨著,并且《红楼梦》的后三十回是曹雪芹自己砍去的,目的是为了将一段被乾隆删削的历史隐进小说中。
脂砚斋是曹雪芹和妻子合用的笔名:
霍国玲认为脂砚斋系曹雪芹和他的第二任妻子柳慧兰和第三任妻子许芳卿合用的批书笔名,其核心批语系曹雪芹所加。
关于《红楼梦》背后隐写的历史:
《红楼梦》是一部史书:
霍国玲认为《红楼梦》一书就像“风月宝鉴”一样,也有两面,正面其作为一本小说讲述了发生在贾府的儿女情长,反面则像一部史书一样向我们讲述了小说背后清皇宫的一段历史。
曹雪芹和林黛玉的原型竺红玉以毒丹杀死雍正:
霍国玲指出曹雪芹和林黛玉的原型竺红玉以毒丹杀死雍正,立弘曕(黛玉原型与雍正所生之子)为皇帝,雍正死后,皇位却被乾隆篡夺。曹雪芹修订百十回稿《红楼梦》,将其后三十回砍掉,并在前八十回中详加批语,题名《石头记》,将香玉及自己的传记,以及有关的清宫秘史隐入书中。
大观园隐写圆明园,宁国府隐写清皇宫:
霍国玲认为大观园所隐写的就是圆明园,宁国府隐写清皇宫。
关于曹雪芹及其家族:
曹雪芹的生辰年月:
霍国玲考证出曹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四年五月初三日,即公历1715年6月4日,卒于乾隆二十八年除夕(癸未)1764年2月1日。
曹雪芹的故居:
霍国玲认为可确定的曹雪芹故居有三处,原“恭王府”前身为曹雪芹在京城内的故居;原“燕京大学”前身系曹雪芹在西郊的故居;香山正白旗村39号院为曹雪芹家第二次被抄后的居住地。
曹雪芹的母亲为康熙之女,霍国玲认为曹雪芹的母亲为康熙之女。
关于《红楼梦》的写作手法:
霍国玲指出书中多用分身法将曹雪芹及黛玉原型竺红玉分身隐藏于多个人物,同时运用了许多特殊的写作方法,如谐音法、拆字法、寓意法、射覆法、注此写彼法、不写之写法等等。
关于《红楼梦》的主题:
霍国玲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是:“作者采用一方面以‘假语村言’去塑造各种人物、敷演故事,另一方面又将真实历史隐于其后的特殊的写作方法,来为被乾隆皇帝从历史档案中彻底抹去的香玉皇后树碑立传”。《红楼解梦》一纸风行“曹雪芹鸩杀雍正帝”,骤看此题,似是相声中插科打诨,犹如“关公大战秦叔宝”之流,那是霍国玲、霍纪平姐弟合著《红楼解梦》中的高论,乃是还没有入门的滑天下之大稽的著作。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