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每10秒就有1人发病,记住这两组中风急救密码,关键时刻能保命!

中风,即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破裂或堵塞导致的突发脑组织损伤,包括出血性卒中(脑出血)和缺血性卒中(脑梗死),以缺血性卒中最

中风,即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破裂或堵塞导致的突发脑组织损伤,包括出血性卒中(脑出血)和缺血性卒中(脑梗死),以缺血性卒中最多见,临床表现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如肢体麻木、语言障碍、意识模糊等,需紧急救治以降低脑损伤风险。

2025年10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今年,世界卒中组织(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WSO)确定的全球核心口号为:“Every Minute Counts. Know the signs of stroke. Act FAST.”(分秒必争,识别卒中,快速行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中国卒中学会发布了2025年世界卒中日中文主题:“尽早识别,立刻就医”。

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

这几类人群需当心

2013年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人群首发卒中的平均年龄为66岁,随着近年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卒中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且具有三高特性,即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

高发病率: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我国目前卒中患病人数达2800余万,每年新发卒中病例数约394万例,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新发卒中。

高复发率: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显示,该研究共纳入489 586 名 35~ 74 岁、既往无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居民,随访9年,期间,共45732名发生了首次卒中,其中10% 的患者在发病28天内死亡,而存活的患者发病后1年内的卒中复发率为17%,5年内的卒中复发率为41%。

高致残率:幸存者中,约75%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言语、认知功能障碍,而重度残疾的人占40%,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此,以下几类人群属于卒中的高危人群,尤其应注意预防。

1. 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与卒中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与卒中预后也相关。

2. 糖尿病患者:我国成年卒中患者中,约14%的人合并有糖尿病;与无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卒中相关病死率也升高。

3. 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血总胆固醇浓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及三酰甘油浓度每升高1 mmol/L 均可显著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

4.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颤动可增加卒中发生风险。

5.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其可增加卒中发生风险。

6. 心理疾病患者:重度抑郁发作可能会增加卒中发生风险,且卒中风险与抑郁症状个数存在关系,症状越多,风险越高。

7. 吸烟者:吸烟是卒中发生和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在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6个月内戒烟,可降低5年内卒中复发、心肌梗死及死亡这一复合指标的发生风险。

8. 嗜酒者:与不饮酒者或已戒酒者相比,大量饮酒(男性每周饮酒 >294 g,女性>196 g )可增加卒中发生风险。饮酒也可导致卒中相关死亡率升高,且死亡风险随着饮酒剂量增加而升高。

9. 不合理饮食者:与中国南方传统饮食(以大米、蔬菜和水果为主)相比,北方传统饮食(以精制谷物和盐渍蔬菜为主)与卒中风险增加相关。

10. 超重/肥胖者:超重和肥胖会增加卒中的发病风险。随着BMI增加,卒中的发生风险也显著增加。

11. 体力活动不足者:2020 年一项在西南地区开展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提示,体力活动不足与卒中的高患病率密切相关。

识别卒中:记住“120”“BEFAST”口诀

对于大众来说,记住这两组急救密码,就可快速识别脑卒中。

中风“120”口诀

“1”:

看脸不对称

“2”:

查手臂单侧无力

“0”:

聆听言语是否清晰

中风“BEFAST”口诀

Balance(平衡):

突发行走困难或协调能力丧失

Eyes(眼睛):

视力骤变或视物模糊

Face(面部):

口角歪斜或面部不对称

Arms(手臂):

单侧手臂无力或麻木

Speech(言语):

说话含糊或理解障碍

Time(时间):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黄金救治期

如发生上述任何一个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分秒必争:

积极有效救治+早期介入康复管理

脑卒中的救治在于及早发现、及早诊治,一旦发生,每分钟约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救治越早,损伤越小,康复希望越大。

黄金6小时:缺血性脑卒中应该争取在发病4.5小时内完成静脉溶栓(如阿替普酶).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争取在发病6小时内机械取栓,每延迟1分钟将损失190万个脑细胞。出血性卒中需根据出血量选择手术或介入治疗。

早期康复:脑卒中患者应在生命体征稳定后48小时内开始康复锻炼,缺血性卒中患者需在发病后1~2周(脑出血患者为3~4周)内完成从卧床到坐起的过渡。早期干预可抑制异常反射,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并为后续功能恢复奠定基础。

脑卒中是国内人口居首位的过早死亡原因,亦是造成患者伤残的重要原因,因此,其救治强调:分秒必争,识别卒中,快速行动。上海德济医院于2021年7月荣获CSCA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授牌。医院开通的“脑卒中绿色通道”由急诊科与脑血管重点专科共同打造,专业医生24小时备班,可随时进行头颅CT、 核磁共振等检查,溶栓、取栓无缝衔接,大大缩短抢救时间;平均溶栓治疗时间约30分钟,平均取栓治疗时间约1小时,最快DNT(进门到溶栓开始时间)记录为17分钟,高于60分钟的国际标准水平。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

针对脑卒中疾病,建议广大群众提高疾病防治意识,日常注重自我管理,以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