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龙湖又出事了!西安龙湖长乐天街吊顶坠落,8人受伤

龙湖集团西安长乐天街商场上演惊魂一幕。开业三天的商业体突发吊顶坍塌,30平方米石膏板从高空砸向人群,8名顾客受伤送医。2

龙湖集团西安长乐天街商场上演惊魂一幕。

开业三天的商业体突发吊顶坍塌,30平方米石膏板从高空砸向人群,8名顾客受伤送医。

2024年西安女童坠井事故阴影未散,2025年再添新伤。消防井胶合板盖板与商场石膏板吊顶的连续坍塌,暴露企业安全管理的系统性漏洞。从宁波塔吊倒塌致3死1伤,到长沙项目业主大闹业绩会,龙湖的品质神话逐步崩塌。

“三好学生”光环褪色背后是规模扩张的代价,龙湖项目数量暴涨导致管理资源稀释。

施工质量隐患频繁显现

业内专家指出,西安吊顶事故可能源于吊顶连接点承重不足,钢结构焊接存在缺陷。监理验收流于形式,关键部位检查缺乏监督,这种质量管控失守现象,在龙湖多个项目重复出现。

另外,商业体过度追求视觉效果,忽视结构安全冗余度,挑空中庭与超大跨度吊顶增加风险,施工工艺难以匹配设计复杂度。

应急机制暴露响应短板

安全事故响应速度明显迟缓,西安坠井事故中物业救援不及时,长乐天街事故后保安阻拦调查,应急预案沦为纸上谈兵,实战演练严重不足。

监测预警系统形同虚设,商业建筑应配备传感器监测结构变形,社区设施需定期安全检测,龙湖智能运维系统未能有效预警,反映技术落地与执行脱节。

规模扩张稀释管理精度

高速发展冲击品质底线,龙湖项目数量激增导致管理资源分散,标准化管控体系在异地项目执行走样,这种扩张速度与管控能力的不匹配,引发系列质量问题。

合作开发模式放大风险,宁波春江郦城项目与首开股份合作,塔吊事故暴露监管盲区,小股操盘模式下品牌输出难保施工质量,合作方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成本控制侵蚀安全投入

基础安全投入持续压缩,西安消防井使用三块胶合板代替正规井盖,反映维护成本过度削减。

维修基金提取比例失衡,龙湖2024年净利润率降至17.6%,安全维护预算增长滞后于规模扩张,成本管控压力向基层传递,导致必要安全措施缺位。

监管问责机制亟待强化

事故问责流于表面,宁波塔吊事故后施工方担主责,开发方监管责任追查不足,这种责任划分弱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难以形成有效震慑。

安全标准执行打折扣,龙湖多个项目存在先施工后补证现象,南京项目无证施工致工人死亡,制度约束力在工期压力下失效,反映深层管理矛盾。

龙湖案例证明,规模增长不能以安全为代价,企业需要重建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将安全投入视为核心竞争力。

龙湖推广智慧楼宇系统的同时,更应加强基础施工监管,技术赋能不能替代现场管理,细节管控才是安全基石。

当企业追逐规模速度时,品质底线最易被突破。这场安全拷问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应答,重建消费者信任之路漫长而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