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2000万项目的“内卷困局”
今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2083万元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落下帷幕,联通数字科技以97.78的高分中标,而中国电信的投诉未果与中国移动的黯然离场,让这场竞标成为运营商内卷的鲜活注脚。这场被业内戏称“击鼓传花”的争夺,看似是单一项目的胜负,实则是行业恶性竞争的缩影 ——当2000万级别的民生工程沦为运营商“抢地盘”的战场,基层员工的生存压力便在这一次次竞标中被层层加码。
价格战:
从“百元套餐”到“低价厮杀”的价值崩塌
事情是这样的:7月,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启动招标,预算金额约2330万元。项目包含医共体建设服务、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服务、翁牛特旗人民医院建设服务、翁牛特旗中医蒙医医院建设服务、翁牛特旗妇幼保健院建设服务五大建设部分。8月13日,项目公示中标结果,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中标,中标金额2300万元,评审总得分:96.45。
不过,移动没高兴太久。9月8日,项目发布结果更正公告,因“原中标人的投标文件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废标,同日发布二次招标公告。10月9日,二次招标结果公布,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公司中标,中标金额2083万元,评审总得分:97.78。
在第一次招标中排名第二的电信跳出来了。近日,翁牛特旗财政局发布“翁牛特旗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诉处理结果公告,公告显示,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提交了5项投诉。根据最新公告显示,电信的投诉已被驳回,最终花落联通,这场厮杀告一段落。
运营商内卷最直接的体现是价格体系的持续崩塌,数据层面的反差堪称震撼,赤峰医共体项目的争夺更是将B端市场的竞争白热化推向台前。
赤峰翁牛特旗医共体项目并非个例,这类千万级项目早已成为内卷重灾区。此前辽阳市一个预算892.95万元的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项目,中国电信竟以0.01元中标,不仅要提供核心交换机、安全防火墙等全套硬件,还需承担10年运维服务。运营商为中标不惜“赔本赚吆喝”,最终成本全转嫁至基层执行端。
不仅是政企业务,个人业务更加趋于“白菜化”。C端市场的价格战同样惨烈。在4G时代,三大运营商的全国不限流量套餐初始定价普遍在199元/月,短短一年间便出现29元、10元的低价套餐,中国电信推出10元包300分钟通话+3GB全国流量+ 省内不限量,中国移动紧随其后推出同价位竞品。到2025 年,部分区域的5G基础套餐价格较2019年首发时降幅超 60%,而单位流量成本仅下降23%,价差全部转化为利润压力。“38元享千兆+电视+手机”“100GB/月仅售19元”等“骨折价”套餐仍时不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有的运营商推销时直接向消费者放言,“随便另一家给你什么价,我都比他更便宜!”
考核链:
层层加码的“数字枷锁”有多沉?
顶层竞争最终通过KPI转化为基层的生存压力,每一项指标都对应着真实的收入损耗,赤峰这类项目的中标结果,往往意味着当地基层团队迎来新一轮考核重压,丢掉一个标的压力可能是压倒基层员工的一根根稻草。某地基层员工写到:10月份底算了一笔账,工资4300,任务支出5300,搞了个负债!
运营商行业潜规则是“指标三级跳”:省公司下达的指标,到市分公司会上浮50%,到县级营业厅再追加30%,最终基层实际承担的指标是初始值的1.95倍。而像赤峰医共体这样的大型项目,中标后基层运维团队还会被额外叠加“项目交付完成率”“客户满意度”等刚性指标,一旦不达标,前期绩效奖励将受影响。
此外,内卷式竞争背景下的基层员工,层层考核和绩效挂钩,拿不到好绩效最终又可能面临降工资甚至降岗的考核。基层薪酬与压力形成尖锐反差,内卷发展是无数基层员工在“高指标、低回报”中的挣扎。
收入缩水与倒挂:2024年调研显示,三线城市营业厅员工平均月薪4280元,仅比当地社平工资高8%。福利也持续缩水,据运营商基层员工反映交通补贴已取消,还需自缴全额话费,与“运营商员工享内部优惠”的刻板印象截然相反。近年来运营商也面临着大量员工的离职热,但这仅限于年轻的新员工,对于中年员工来说他们掌握的传统业务技能在互联网企业适配度不足30%,五险一金成为唯一“牵绊”。
破局信号:
从“百元套餐”到“低价厮杀”的价值崩塌
值得关注的是,行业正在出现指标优化的积极变化。2025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AI领域资本开支超1100亿元,中国电信智能收入达63亿元,同比增长89.4%,这类高毛利业务占比每提升1个百分点,基层“套餐销售”指标便可下降4个百分点。国资委出台的KPI整治政策更明确要求“考核加码幅度不得超过20%”,已有12个省份取消“用户满意度4.8分”这类刚性捆绑条款,基层绩效奖金发放率从67%回升至82%。
2025年,“反内卷”是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之一。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政府工作报告到国资委会议、市场监管总局行动,“反内卷”的号角已在全国吹响。目前电商、建筑、光伏、汽车等多个行业,都高举“反内卷”大旗。当价格战的“减法”让位于价值经营的“加法”,那些曾被数字枷锁困住的基层员工,才有可能从“指标完成者”变回“价值创造者”,一些真正服务民生、科技、生活项目的竞争也才能真正回归服务质量的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