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出门全靠运气”
既怕踩「消费陷阱」,又怕遇「服务摆烂」,

果然,没两分钟就刷到天津出租车偷偷装作弊器,
这操作直接把“「出门安全感」”按在地上摩擦。

11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曝光的典型案例里,天津26辆出租车藏着“「计价刺客」”。这些车的电子计价器装了「作弊装置」,还16台超期未检定,司机靠这玩意儿「偷偷增加里程多收钱」,最终被没收装置罚款3.1万元,提供作弊装置的人还被移送公安。
这哪是开出租?分明是“「移动抢钱机」”。乘客打车图的是方便省心,结果被当成「冤大头宰」,这种赚「黑心钱」的方式,真是把“诚信”二字踩得稀碎。

比起出租车的「明码标价暗地作弊」,上海“某app”的“「自动扣费套路」”更让人防不胜防。此前有用户举报,开通平台会员后,「系统默认到期自动续费」,还不提前提醒,不少人「稀里糊涂被扣了钱」。
最终平台被警告并罚款0.6万元。这操作跟“蚊子吸血”似的,悄无声息就把钱包掏了,建议改名叫“省心扣费App”,毕竟坑用户的手段确实挺“省心”。

当大家还在吐槽消费套路,上海徐汇万科广场近日举办的“「萌宠运动嘉年华」”却让人眼前一亮。1000多名持证「社会体育指导员」带着宠物家庭,一起练“「人宠协同敏捷操」”,还设了跨栏、钻圈障碍赛,甚至给狗狗定制专属“「运动处方」”。
有养宠人说“以前遛狗就是瞎逛,现在还能跟着专业教练科学健身”,这波操作属实新潮,连狗狗的「健身待遇」都卷起来了,打工人看了都羡慕。

就在大家为萌宠健身点赞时,四川达州一家「童装店」的操作却让人脊背发凉。这家店借着卖童装的便利,收集产后想减肥的女性信息,偷偷卖含「西布曲明」的「减肥胶囊」——这成分2010年就因「心血管风险」被禁了,最终店家被移送公安,2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减肥本来是为了健康,结果买到「违禁药」,这哪是减肥?分明是“「要命」”,建议想减肥的朋友还是认准正规渠道,别给骗子可乘之机。

10月28日,成都桂中社区的「重阳节活动」暖到人心。社区搞了“「邻里互助共建行动」”,不仅给居民开了后门方便出行,还组织「志愿者包饺子」,煮好后「挨家挨户送给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有专人「上门送」。
有居民说“现在邻里关系越来越近,跟一家人似的”,这种接地气的温暖,比任何花哨的宣传都动人,果然最治愈的还是「人间烟火气」。

当社区里满是温情,青海一家公司却在靠「虚假宣传」割韭菜。此前该公司直播带货时,宣称「普通食品」“某品牌高膳西梅饮”有「医疗效果」,最终被罚没12.35万元。
普通食品硬凹“治病”人设,这跟“挂羊头卖狗肉”没区别。消费者买食品是为了饱腹解馋,不是为了治病,这种「误导宣传」,不仅坑钱还可能耽误事,真是缺德又违法。

比起这些暖心或糟心的事,江苏南通一家商家的“「商标侵权操作」”也够离谱。此前该商家没获得授权,就擅自生产「假冒」“亚朵星球”等品牌的枕头,通过微信销售,「违法经营额超100万元」,最终被移送公安。
正品卖的是品质和口碑,假货只敢靠「仿冒蹭流量」,这种投机取巧的生意,迟早会被市场淘汰,毕竟消费者的眼睛可不是摆设。
所以出门在外,考验的不仅是钱包和眼力,更靠「运气和免疫力」,
既要防着“计价刺客”的明枪,又要躲过“自动续费”的暗箭。

建议以后出门前先拜拜锦鲤,不求大富大贵,
但求今天打到的出租车,它是个正经出租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