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咳咳咳,喘喘喘!这种一到秋冬季就容易症状加重的疾病让患者们感觉“呼吸都费劲”,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难道只能在家“躺平”了吗?
别丧气!全球公认的“非药物疗法”——肺康复训练,这招儿跟吃药一样重要,能帮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找回轻松呼吸的感觉。
01 肺康复训练到底是个啥?
很多人以为肺康复训练就是“练练呼吸、跑跑步”那么简单,其实并非如此,它包含一系列综合措施。
肺康复训练属于慢阻肺的常见非药物治疗手段,涵盖了运动训练、呼吸管理、氧疗等多个方面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帮助患者提高活动耐量与生活质量。简单来说,肺康复训练就像是为呼吸器官开的“特别康复班”,虽然不能修理好肺里的损伤,但能使其现有的肺功能发挥到极致,让患者——
呼吸更轻松:学会了正确的呼吸技巧,呼吸困难缓解了,呼吸不那么费劲了;体力变好了:打破了“越喘越不动,越不动越喘”的恶性循环,走走路、爬爬楼梯也不费劲了。信心回来了:能自己购物、洗漱,成就感满满,焦虑和抑郁也少了。
住院次数少了,省钱了:坚持肺康复训练可以减少发作,既维护了健康,又减轻了经济负担。

02肺康复训练适合哪些人?
肺康复训练适合于有气道阻塞性疾病和限制性疾病的患者,如慢阻肺、支气管扩张、哮喘、间质性肺病、肺癌术后及肺部或心脏手术前后的肺康复等患者,以及长期吸烟的人群,但急性心肺疾病发作期(如心梗、严重心衰)和未控制的高血压或心律失常患者禁忌做肺康复训练。
因此,在进行肺康复训练前,建议患者们先找医生评估,看自己适合在医院进行肺康复训练还是居家就可进行;其次,通过评估,医生会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肺康复训练方案。
03肺康复训练都练些啥?
临床上,常通过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来进行呼吸训练,它是一种结构化、可自主控制的呼吸训练方法,通过呼吸控制、胸廓扩张运动和用力呼气三个步骤,来增强肺通气动力并降低肺通气阻力。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
1呼吸控制
包括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作用是降低呼吸机耗氧量,缓解气道痉挛,改善换气功能。
方法:患者可将一只手放在腹部来感受腹部起伏,然后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深度进行潮式呼吸,经鼻吸气并使腹部鼓起;后将嘴巴缩拢成口哨状至腹部回缩。重复4~6次。注意吸气与呼气比保持在1:2或1:3。
2胸廓扩张运动
其为一种深呼吸,作用是增加外周气道气流,松动分泌物,预防肺不张。
方法:患者可将双手放在胸廓处来感受胸廓的运动,经鼻做深吸气,在吸气末屏气3秒,然后用缩唇缓慢将气呼出,重复3~5次。
3用力呼气技术
该技术可通过高速气流剪切力来清除分泌物,降低气道阻力,以帮助痰液咳出。
方法:患者将手掌置于面前,模仿哈气动作,用鼻子深吸气,然后把嘴巴张开呈O型进行有效地咳嗽,可重复3~5次。
除此之外,结合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建议患者同时进行抗阻训练,其可有效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缓解呼吸肌疲劳,从而改善通气效率。
抗组训练
1上肢抗阻训练
取适当重量的哑铃(500克或1000克均可,若没有,可用500毫升的矿泉水替代)2只作为训练用具。
动作一:双臂上举过头顶并拢后分开放下,做10~15个/组,一共2~3组。
,时长00:13
动作二:水瓶水平置于身前,双手置于腰间,夹背分开后并拢,10~15个/组,做2~3组。
2下肢抗阻训练
动作一:坐位踢腿。双手置于腿上,勾脚踢腿,左、右各10~15个/组,做2~3组。
动作二:靠墙深蹲。脚后跟离墙面15~20厘米,后背、头部、肩部、手掌贴近墙面,慢慢下蹲30~50度后缓慢起身,每天做15~20个。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长期的呼吸困难症状会让其产生心理压力,因此,这部分患者要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正确应对,要调整好心态,以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日常除了正确使用药物,学会省力技巧,如坐着干活、合理分配活动等。此外,饮食要均衡,戒烟永不晚。戒烟是延缓病情最好的方法之一,如果靠意志力不能戒烟,可到医院戒烟门诊,有专业支持帮助戒烟。
慢阻肺的康复是个“持久战”,肺康复训练可帮助慢阻肺患者对抗呼吸困难,摆脱其带来的困扰。但是在开始肺康复训练之前,建议患者到医院进行评估,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练习可能更安全。如能掌握方法,能自行完整,居家也可进行。记住:肺康复训练,坚持最重要,其效果会慢慢显现。除了今天介绍的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和抗阻训练外,我们将在下期内容中为大家介绍一组呼吸操的锻炼方法,供有需要的患者朋友们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最后送给肺病患者一句话:重要的不是你失去了多少肺功能,而是如何把剩下的肺功能用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