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级的作品一定是工料俱佳的,两者差其一那就毕不了业了。

工与料二者缺一不可,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少了任何一项都难以达到艺术殿堂的至高境界。
关于玉料的选择,虽不必拘泥于传统科班出身的和田、翡翠之流,但对质地和颜色却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就像天边最绚丽的晚霞,既要浓烈得动人心魄,又要纯净得不染纤尘。
至于工艺,绝非以繁复堆砌为能事,而是追求一种"大巧若拙"的至高境界,让精湛的技艺与玉石的天生丽质相得益彰,宛若天成。

眼前这件瓦西玉化老料南红,堪称造物主恩赐的瑰宝。
其色泽如凝固的朱砂,又似深秋的枫叶,在光影流转间呈现出层次分明的绛红色谱;
胶质感宛若蜜蜡般莹润通透,在指尖摩挲时能感受到丝绸般的柔滑触感;玉化程度已达顶级,结构致密如凝脂,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莹光。

更难得的是,这件珍品不仅达到"满色满肉"的完美状态,而且料形规整端庄,通体无胶无裂,堪称万中无一的稀世珍品。

细观其雕工,更显大师风范。佛祖开脸的处理堪称鬼斧神工:饱满的额头象征无量智慧,微垂的眼睑透出慈悲济世的胸怀,唇角含着的淡淡笑意,仿佛正在聆听众生疾苦。

衣纹的处理如行云流水,既保留了汉代造像的浑厚古拙,又融入了唐宋雕塑的飘逸灵动。
尤其令人叹服的是,匠人通过深浅不一的刀工,在方寸之间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让庄严的法相在静态中蕴含着动态的神韵,完美诠释了"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禅意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