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市场不是世界市场的全部,欢迎更多印度商品进入中国消费市场

在空缺18个月后,2024年5月10日,我国新任驻印度特命全权大使徐飞洪大使抵达新德里履新——到现在,正好一年了。现在印

在空缺18个月后,2024年5月10日,我国新任驻印度特命全权大使徐飞洪大使抵达新德里履新——到现在,正好一年了。

现在印度的情况大家也比较清楚,就拣最重要的两条来说:

美国副总统万斯4月带着一家四口访问印度,受到了印度总理莫迪的亲切接见,重点之一就是加快美国与印度的关税及贸易谈判进度,并且重申美国对印度期待2030年双方贸易总额达到5000亿美元是认真的——这意思是说,蛋糕足够大,我没忽悠你。

另一件大事就是前不久发生在帕哈尔格姆镇(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袭事件,印度反应很强烈、巴基斯坦也寸步不让,双方都在调兵遣将,很多兵力及武器装备开始向双方边境地区集结——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家在第一时间表示支持印度的一切反应和做法。

这个时候,徐大使做了很重要的一件事。

当地时间4月29日,徐大使就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特意在印度最为主流的英文报纸《印度快报》上发表署名文章:《美国不是世界的全部》。

笔者认为非常核心与中肯的,有两句话:

(1)作为仅有的两个超10亿人口规模的大国,中印两大市场对接可以产生“1+1=11”的叠加效应。

(2)中国正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这将释放巨大消费潜能,欢迎更多印度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这是看准了印度心中的一个痛点,即印度与我国多年的贸易活动中,常年处于巨额逆差的地位,手里的美元往往成为“过手钱”,比如2024年,印度在对中国的贸易中出现逆差突破1000亿美元的新纪录。

如果想在贸易角度缓和与印度的关系,其实也是有办法的——不过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基本情况:印度确实没有能力通过向我们出口大量工业品来缓和贸易逆差,这个真的很难。

我国的制造业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多数产业生产规模占全球30%以上。另外,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40%以上的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所以,在工业品上让印度加大对我们的出口,强人所难,他根本没有这个实力和能力。

不过,印度有另外三个领域,可以有机会向我国加大出口:农产品、仿制药、水/海产品。

印度是全球出口大米最多的国家,第二名、第三名分别是是泰国和越南。

‌最近的一个相对保守的数据是印度在2022年出口了约2220万吨各类大米,占全球市场的40%以上。印度水稻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4000万公顷以上,而且2024年还进行了扩大,已经突破4100万公顷。

之所说相对保守,是因为2022-2023年,印度为了缓和国内米价以及其他生活物资的价格,特意限制了部分品种的大米出口,如果放开出口,绝对不止2200万吨大米出口。

2025年印度已经取消了大米出口的最后限制,开始全面开放大米出口,而且还放话:力争到2030年末将农产品出口额翻倍——这简单解释一下,印度目前农产品的出口总额约为482亿美元,而印度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将这一数据提高到1000亿美元。

在农产品尤其是大米方面,印度与我们是有契合点的,但是数量不会太大,因为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的贸易平衡,我们也会照顾到。

比如2024年我国一共进口大米约为166万吨,其中自缅甸进口大米56万吨,占比34%;泰国进口47万吨,占比28%;越南进口28万吨,占比17%;巴基斯坦进口16万吨,占比10%;柬埔寨进口9万吨,占比6%。

而印度大米则只有约6万吨——如果提高印度大米的进口份额,在我们国内大米需求整体平稳的背景下,只能依靠降低缅甸、泰国以及越南大米的进口份额了。

至于印度仿制药,才是最为重要、空间最为巨大的一个合作及进口领域。

提起印度的仿制药,大家肯定会心一笑:这绝对是印度的核心优势之一,更是他的独特优势,而且众多西方国家还拿他没有办法。

早在20世纪70年代印度就通过了一部非常重要的法案:《1970年专利法》。这部法律明确取消了全球所有药品产品在印度的完整专利权——仅仅只保留了制造工艺的专利保护。

这就意味着印度任何药企都可以通过改变药品的生产工艺,绕过西方专利限制和高额费用,合理、合法地仿制西方国家各种各样的昂贵专利药,这种独特且颇具人文特色的法律策略,让印度迅速占领了全球仿制药市场。

后来,印度决定把这个作为一项产业对待,所以还引进了“强制许可”制度。

这个意思是在重大公共健康问题或紧急情况时,印度可以直接授权国内企业(注意,一定是印度国内的企业)仿制某一类甚至多类专利药品,而无需征得专利持有人的同意。

尽管这种做法让西方国家失去了很多高额利润且十分痛恨但却无可奈何,不过,事情的另一面却是能够直接为无数低收入人群争取了康复和生存下去的机会。

举一个现实的例子,某款癌症靶向药,欧美国家的专利药一年费用高达几万美元(约合20多万人民币),而印度的仿制版本仅需几百美元(约合几万人民币),这不仅能够拯救印度本国的一些患者,也让印度成为了发展中国家们的“世界药房”。

为什么说这方面印度与我们的契合度极高呢?

因为现实的关税战与贸易战,最终就会影响到西方国家的医药、设备和相关的医疗服务,甚至会彻底切断——那么印度在这方面正好可以与我们互补,而且我们两个国家都是14亿人口的大国,市场潜力实在太大了。

最后聊一下印度的水/海产品,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传统出口项目。

我国连续多年都会从印度进口冻鱼冻虾——但印度对我们的出口量并不高,因为我们主要从厄瓜多尔进口冻虾,价格比印度还要便宜;我们主要从加拿大、俄罗斯和越南进口冻鱼,同样也是因为价格印度便宜太多了。

所以,在水/海产品的进口方面,我们确实可以提高印度的一些份额但不会太多,原因跟农产品大致相同:印度在相关产品的价格上并不占优势;其他国家的贸易平衡也需要我们照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