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澳洲夫妻亲历中国盐焗鸡制作,惊叹于一只盐焗鸡背后的六代传承

杰克跟索菲亚这对澳洲夫妻站在一大块白色盐块跟前,手里攥着小木锤,周围还围了一圈人,他们在干啥呢?话说,这对澳洲夫妻来中国

杰克跟索菲亚这对澳洲夫妻站在一大块白色盐块跟前,手里攥着小木锤,周围还围了一圈人,他们在干啥呢?

话说,这对澳洲夫妻来中国半个来月,吃过北京的烤鸭,也尝过成都的火锅,不过眼前这阵仗还是头一遭碰上,饭店老板乐呵呵地说:“把它敲开,你们的午餐就在里头。”

索菲亚拿起锤子,轻轻敲击一下,盐块丝毫未动,她加大力度再次敲击,“咔嚓”一声整个盐壳碎裂开来,露出里面黄色的油纸。

老板取来剪刀剪开油纸,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屋子里满是鸡肉的气味。

这便是客家的名菜盐焗鸡,而且更不一样的是,这只鸡是这澳洲小夫妻俩在两小时前亲自做出来的。

事情得从那天上午说起,两人走进这家客家菜馆时,原本只是想吃顿饭,店面不大,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可菜单上的菜名挺有意思,酿豆腐、梅菜扣肉、盐焗鸡每一道都带有传统韵味。

点菜时,老板娘询问他们从哪里来。

杰克向他表示自己是美食博主,专门在中国各地探寻美食,那老板娘一听当即来了兴致,直接带领他们进入后厨。

厨房里十分热气腾腾,有一口大锅正在咕嘟咕嘟地煮着牛肉汤,大厨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子,干活极为麻利,切菜下锅一气呵成。

索菲亚凑过去一看,发现他手上的刀疤和老茧众多,显然是干了很多年的手。

没过多久,牛肉汤便被端上了桌,汤呈红色,大块的牛肉浸泡在汤中,还搭配着青菜与豆腐。

杰克舀了一勺,烫得直哈气,却还是忍不住咽了下去,汤头极为浓郁,牛肉炖得十分软烂,一咬便化开了,他竖起大拇指,接连说了三遍好吃。

吃完饭之后,两人就在附近散步消食,路边有个摊位在售卖小乌龟和金鱼,摊主称这些是用于放生的。

索菲亚选了一只小乌龟,花了二十块钱,他们走到湖边,将乌龟放到木板上,这小家伙发愣了好几秒,随后扑通一声就跳进水里了,杰克笑着说,这小东西明天说不定又会被捞起来售卖,主打个心意。

晚餐时分,他们回到之前那家餐厅,此次要参与老板设置的一项有趣的体验活动,即由客人们亲自制作盐焗鸡。

只见大厨交给一只已处理好的鸡交给这夫妻俩,索菲亚她学着大厨示范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往鸡肚子里塞盐等调料,手指碰到生鸡肉时,她直咧嘴,但还是坚持做完了。

接着做酿豆腐,她用筷子在豆腐上戳个小洞,接下来把肉馅往里面挤,豆腐很软,一不小心就碎,她试了三块才成功一块。

鸡处理好了之后,大厨拿油纸把鸡给包起来,随后把它埋进老多粗盐里头,那盐堆跟脸盆差不多大,全是粗盐,最后整个放到炉子里去烤,大厨说要烤一个半小时,让大伙先歇一歇。

等待的时间里,老板给他们讲这家店的历史,到现在传了六代人。

杰克问那你儿子以后也会接手吗,老板点点头,我儿子现在十五岁,周末就在厨房帮忙,他从小看着我做菜长大,刀工火候早就会了,再过几年,他就能独当一面了。

这话让杰克愣了好一会,在澳大利亚,国家历史都没有这么长,更别说当地老百姓会有这种悠久的家族传承。

但在中国,传承是件很自然的事情。

到了盐焗鸡出炉的时候了,博主妻子敲开盐壳,剪开油纸,鸡肉金黄又油亮。

大厨麻利地切成小块,装盘后端上桌,杰克夹起一块放入口中,鸡肉滑嫩,咸香适中,丝毫不柴也不干燥,他给出了满分评价,索菲亚也边吃边不住地点头。

除了盐焗鸡,桌上还有黑蒜排骨汤、酿豆腐和其他几道菜。

他们慢慢品尝,边吃边聊。杰克说这趟来中国,最大的感受是这家餐厅人几代人做同一件事,把美食传承成了文化信仰。

这使我想起《史记》的一个小故事,战国时有位铸剑师傅叫干将,他铸了一对双剑,耗时整整三年,他儿子莫邪后来也成了铸剑之人,继承了他父亲的技艺,从那之后,他们家祖祖辈辈都从事铸剑行业,传承了好几代,老一辈将此称作家学,不只是技术传承,更是精神的延续。

那家客家餐厅也是这,六代人做同样的菜,用相同的手法,守护着同样的味道,这或许就是传承的意义。

参考来源(博主发布的旅游视频截图如下)

声明:尊敬的读者和平台,本文内容80%基于真实素材原创,20%借助AI辅助,内容经过严格审核,图片为旅游博主视频截图真实素材二创,旨在给读者更好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文章宗旨为倡导正能量,无不良引导,望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