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前赛就撞墙,杨瀚森身上问题挺多,有些能解决有些注定跟一辈子
18.5分钟出战时间,8.0分3.5篮板1.3盖帽2.8失误5.3犯规,这是四场季前赛杨瀚森交出的NBA初体验答卷,单看数据能打及格,但如果从头到尾看完这几场比赛,就会得出一个结论—杨瀚森的新秀墙已经提前到来。

和克林根、弗拉格这种完全体美国新秀不同,杨瀚森从CBA到NBA,从中国篮球体系到美国篮球体系,他需要一些时间适应切换,而这个适应期很可能比其他欧美新秀更早到来。这是体系差异躲不开也无法改变。
而体系切换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场上一些美国球员眼中的“小事”杨瀚森势必做不好。篮板、对抗、防守习惯,这些美国球员早已在高中、大学就掌握的东西,杨瀚森只能通过在NBA实战去一点点提升。所以杨瀚森打NBA先天不足,初期问题一定比欧美新秀要多。
尽管问题挺多但我上面已经给出结论—都是体系转换问题,一旦杨瀚森完成体系转换,这些问题就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所以这些细节问题无伤大雅,随着时间流逝都会消失不见。

接下来我们说点杨瀚森可能无法改善的短板,将伴随他整个职业生涯的短板。第一个就是区别对待,黄种人在NBA几乎一定被区别对待,哪怕姚明这个级别的球员,在NBA很多专家眼中也被区别对待。所以杨瀚森必须要适应挑战者身份,哪怕有一天他达到姚明级别,他依旧是一个挑战者,直到拿到总冠军才能改变。
第二个事身体天赋差距,由于人种不同,黄种人在增肌、弹跳、对抗方面先天不如黑白人种。虽然可以通过训练缩小身体天赋上的差距,但这种差距不会消失会一直存在。
比如篮板争抢方面,强如姚明职业生涯场均篮板也没上双,8个赛季只有两个赛季篮板达到两位数,却也只停留在11个以内。姚明的之所以篮板达不到顶级,是因为他的肩宽不够卡不住位置,而欧美球员没这个问题,倒三角身材让他们可以很轻松挤出抢篮板空间。所以哪怕杨瀚森练的很苦,未来他的场均篮板数也很难超越姚明,场均10个左右很可能就是他的极限。所以小杨抢不好篮板也别怪他,因为姚明也抢不好。
虽然小杨有两点硬伤只能缓解无法改善,但他可以将自己的长板最大化。效仿偶像约基奇将进攻效率拉满,足够强时自然能弥补防守端的劣势。杨瀚森防守护框比偶像更好,但他的进攻技巧注定没有约老师那么丰富。他更多要提升无球端进攻威胁,除了接球外弹三分这个进攻路数外,再开发一些空切打法,尽可能将身高优势发挥出来完成近框终结。多用技巧少用蛮力,这才是最接近偶像的路径。

杨瀚森想在NBA立足,不能走蓝领中锋路径。因为先天不足无法和欧美蓝领抗衡。继续走用脑子打球的路径,将自己的组织能力发挥出来,顺便提供护框和内线进攻,小杨就能在NBA真正立足,差异化才是他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