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智能装备丨解析台湾“劲蜂-1”巡飞弹

摘要:“劲蜂-1”是台湾“中山科学院”(下文简称:“中科院”)研制生产的一种小型战术巡飞弹,本文主要围绕该弹的性能、特点

摘要:“劲蜂-1”是台湾“中山科学院”(下文简称:“中科院”)研制生产的一种小型战术巡飞弹,本文主要围绕该弹的性能、特点、不足以及未来可能的采购情况等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台湾,“劲蜂-1”巡飞弹,智能装备

“劲蜂-1”巡飞弹以及其发射筒和平板控制终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劲蜂-1”是台湾“中科院”独立研制的一款小型低成本且可大量发射的战术级巡飞弹(台湾方面称之为攻击无人机),在台湾打造的所谓“非对称”作战中,主要用以打击坦克装甲车辆、碉堡工事、小型水面舰艇等地面/海面目标,同时,也能对低空慢速飞行器(如:悬停的武装直升机等)进行打击。

由“锐鸢二型”无人机挂载的“劲蜂-1”巡飞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劲蜂-1”巡飞弹全系统主要由“劲蜂-1”巡飞弹、平板控制终端以及具备“储运发”能力的发射筒三部分组成。该巡飞弹采用筒式冷发射方式,其发射筒既可由单兵携带,也可安装在多种有人或无人车、舰艇以及战术飞机上,具备多平台使用能力。具体到“劲蜂-1”巡飞弹自身,该巡飞弹采用圆柱形弹体以及可折叠弹翼和尾翼,并配有一个高爆战斗部、一个红外/光电导引头、一个毫米波雷达、一套双向数据链、一部弹载AI电脑以及一个电动螺旋桨,整体外形与美国航空环境公司研制生产的“弹簧刀-300”巡飞弹较为类似。

“劲蜂-1”巡飞弹主要组成部分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性能参数上,“劲蜂-1”巡飞弹的重量在2.5千克左右,操控距离大于8公里,留空时间大于15分钟。由于“劲蜂-1”巡飞弹配备有弹载AI电脑,故该弹具备对目标进行自主识别、锁定和攻击的能力。此外,由于该弹飞行特征较小且通常采用高速俯冲攻击的方式打击目标,因此,较难以被发现和拦截。通过近些年与美国Auterion公司的技术合作,台湾“中科院”还为“劲蜂-1”巡飞弹配备一套具备AI决策能力的无人机蜂群指挥控制系统。在这套系统的帮助下,“劲蜂-1”巡飞弹可以实现蜂群组网协同作战能力。

“劲蜂-1”巡飞弹的导引头画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劲蜂-1”巡飞弹蜂群组网协同作战时的平板控制终端界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过,“劲蜂-1”巡飞弹也存在一些弊端,其中一个主要的不足点,就是其战斗部威力较小。目前,台湾方面并没有公布“劲蜂-1”巡飞弹的战斗部性能,但据台湾媒体的相关介绍,“劲蜂-1”巡飞弹的战斗部威力仅与一发手榴弹相当,这说明“劲蜂-1”巡飞弹毁伤能力比较有限,势必会影响其整体的作战效能。

“劲蜂-1”巡飞弹命中靶标后,其高爆战斗部的起爆瞬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目前,台湾“国防部”已经把“劲蜂-1”巡飞弹列入台湾国防产业发展条例列管清单的名录中,并计划于2026至2027年间制造30个“劲蜂-1”巡飞弹的复合材料弹体用于相关测试,预算约为384万新台币。据此推测,在完成相关的测试后,台湾军方未来大概率会采购一批“劲蜂-1”巡飞弹,以弥补其在反装甲巡飞弹数量上的不足。

“劲蜂-1”巡飞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台湾军方此前的说法,台军对反装甲巡飞弹数量的需求总数在2000枚左右。2025年8月6日,台湾军方接收了首批由美国安杜里尔公司开发生产的Altius-600M型巡飞弹,但其订购的Altius-600M型巡飞弹的总数仅为291枚。同时,台湾还订购了720枚“弹簧刀-300”巡飞弹。不过,这两种型号巡飞弹加起来的数量也只有1011枚,距离台军2000枚左右反装甲巡飞弹的实际需求数量尚有989枚左右的差距,未来,这些反装甲巡飞弹的数量空缺或将由“劲蜂-1”巡飞弹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