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托月,承载千年文脉;运河泛波,汇聚四海智慧。在古都北京激荡的创新浪潮中,以“科技驱动新质生产力,AI赋能提质增效”为主题,由龙昌动保联合主办的2025饲料创新论坛(FIIF 2025)于8月8日圆满召开,龙昌动保及子公司的高层领导们应邀出席。

本次论坛汇聚了饲料行业的顶尖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围绕新质生产力、AI与数字化应用、提质增效与开源节流、跨界融合与未来趋势四大板块,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讨论等多种形式,展现了科技引领下的饲料产业新生态,体现了科技赋能饲料产业的“提质增效”举措,更为饲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前瞻性指引。

在会议上,李德发院士、印遇龙院士、谯仕彦院士、侯水生院士等亲临现场,分别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他们的真知灼见极大地丰富了论坛的内容,为饲料行业同仁提供了前端思想。此外,龙昌动保特邀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王军军教授,做了题为《胆汁酸:一种保肝护肠助消化的天然物质》的报告。
李德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营养与肉品质》
肉类是人类饮食的关键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肉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不再仅满足于基本的营养,而更追求健康、口感和风味的多重体验。精准营养技术的应用,为提升肉品品质提供了科学支撑。

一、背景
国际及国内猪肉品质存在的突出问题:
国外研发表明,2018年丹麦肉品质调查结果显示滴水损失的变异系数最大,已经严重的破坏了肉品质的均一性,同时还造成了肉的低值化。
国内调查发现,我国猪肉品质关键指标中,滴水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56.8;夏季PSE肉变异系数明显高于冬季。
二、影响肉品质的关键因素
1. 肌内脂肪和肌纤维类型是影响肉品质的两个关键的因素,其中肌内脂肪形成的细胞学基础,肌纤维类型的形成规律与肌肉代谢息息相关。其中需要重点关注形成肌内脂肪的成脂细胞以及形成肌纤维类型的成肌细胞,这两种细胞在肉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肌内细胞组成与肉品质的关系
瘦肉型猪:背膘薄,瘦肉高;脂肪型猪:肉红色、肌内脂肪含量高
3. 骨骼肌成肌-成脂差异调控的核心信号通路
差速贴壁法分离猪骨骼肌成肌细胞和成脂细胞
胞质钙离子浓度:成肌细胞>成脂细胞
转录组:钙离子信号通路决定骨骼肌成肌-成脂平衡的核心信号通路

4. 调节骨骼肌成肌-成脂平衡的重要功能基因(CLIC5)
①瘦肉型猪(PIC)肌肉和脂肪中CLIC5的表达水平高于脂肪型猪(荣昌猪)
②骨骼肌特异性敲除胞内氯离子通道CLIC5显著降低体重和肌肉重量
③CLIC5通过BGN介导的Wnt通路促进骨骼肌发育
④CLIC5抑制成脂细胞分化,减少脂肪沉积
⑤CLIC5增加氧化型肌纤维的比例
三、肉品质与供应链
肉品质与多种因素有关,需要从源头饲料添加剂开始关注,接着到生猪养殖环节,宰前运输,屠宰与分割,最后到肉品质检测。在这些环节中我们需要关注脂肪沉积、滴水损失以及优质猪肉生产加工等。总的来说就是全面关注环境-水-运输-屠宰全产业链。
侯水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主要内容:
1、我国肉鸭产业发展概况
2、肉鸭日粮能量、蛋白质与氨基酸需要量的关系研究
①肉鸭能量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②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对北京鸭赖氨酸需要量研究
3、主要氨基酸需要量研究进展
①肉鸭蛋氨酸与胱氨酸的互作关系研究
②4-7周龄肉鸭蛋氨酸需要量研究
③蛋氨酸与蛋氨酸羟基类似物游离酸的相对生物学效价研究
④蛋氨酸与蛋氨酸羟基类似物毒性比较研究
⑤北京鸭苏氨酸需要量研究

二、研究内容:
1. 我国肉鸭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肉鸭品种类型:北京鸭 、 樱桃谷鸭 、 建昌鸭 、 天府肉鸭等;
我国肉鸭2024年白羽肉鸭出栏量35.15亿只,产值931.5亿;麻羽肉鸭4.87亿只,产值194.8亿元;
2024年家禽肉占我国肉类总产量比重27.53%;
我国鸭肉消费具有区域性、多元化特点;
肉鸭产业为我国羽绒加工提供了重要原料,产业规模约1500亿元
肉鸭全产业链的产值在5210亿元左右。
2. 肉鸭日粮能量、蛋白质与氨基酸需要量的关系研究
育雏期北京鸭能量需要量
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对北京鸭赖氨酸需要量的影响
3. 主要氨基酸需要量研究进展
①肉鸭蛋氨酸与胱氨酸的互作关系研究
②4-7周龄肉鸭蛋氨酸需要量研究
③蛋氨酸与蛋氨酸羟基类似物游离酸的相对生物学效价研究
④蛋氨酸与蛋氨酸羟基类似物毒性比较研究
⑤北京鸭苏氨酸需要量研究
印遇龙 中国工程院院士
《微量元素新产品创制》
微量元素精准参与动物代谢、免疫等核心生理过程。科学补充铁、锌、铜、锰、硒、碘等元素,维护动物机体正常功能,支持动物健康生长,提升整体饲养效益。

一、饲用微量元素的重要性
1. 微量元素是生命之本:主要包括铜铁、锌、锰、碘、硒、钴、铬等。
宏量元素:有机体内含量占体重0.01以上的元素
微量元素:有机体内含量低于0.01-0.005的元素
2. 微量元素参与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
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关键组成成分,维持甲状腺内分泌功能
铁元素是血红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维持血红蛋白携氧功能
硒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中心,是重要的过氧化物酶分解中心
铜元素是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组成成分,直接参与末端氧化酶的氧化还原反应
3. 微量元素的吸收运转机制
锌:关键吸收和转运基因ZIPs,ZnTs,无特定储存场所;锌稳态在细胞和生物体水平上都受到严格调控
铁:关键吸收基因DMT1,肝脏中储存;肠道中无机铁3+经DCYTB还原成2+铁后,经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DMT1吸收
铜:关键转运基因CTR1,肝脏中储存;铜离子在肠上皮细胞中与铜伴侣蛋白结合,经ATP7A转运至血液,参与全身分布与代谢
二、微量元素产品分类与作用效应
1. 微量元素发展历程
传统无机盐—有机酸盐—氨基酸络合物—糖及其衍生物络合物(功能性微量元素络合物)
2. 微量元素分类
饲用微量元素添加剂单体—饲用微量元素添加剂单体
3. 微量元素作用效应
铁调节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肠道功能
锌调控糖脂代谢和钙吸收转运
铜过量影响仔猪肠道功能
三、微量元素营养评价方法体系
微量元素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
1. 炎症导致微量元素重分配
2. 微量元素的吸收转运机制
3. 螯合率测定-细胞/类器官-动物模型

四、饲用微量元素新产品创制
1.碱式盐微量元素
2.有机酸盐微量元素
3.氨基酸络合微量元素
4.蔗糖系列微量元素
总结:
1、通过工艺革新、生物学效价评价、节本增效
2、开发高吸收-低排放-多功能绿色微量元素产品从过量添加向精准营养转变
3、建立微量元素精准统计中国标准,推动中国畜牧业减污降本增效益协同发展
谯士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一、研究背景:
1. 近3年我国生猪养殖成本与玉米,豆粕价格的月度变化
2. 母猪终身繁殖性能与国际水平的差异
3. 蓝耳病净化前后种猪场生产成绩与经济效益对比
4. 养殖业节粮潜力

二、主要研究内容:
1. 低蛋白日粮节粮降本
2. 配制猪低蛋白日粮的关键技术点
建立覆盖断奶仔猪、生长肥育猪、妊娠母猪、泌乳母猪等猪养殖全过程技术体系
提高日粮碳氮沉积效率
提出肌肉组织最大蛋白质合成的淀粉配比方案
3. 蛋鸡低蛋白日粮碳氮适配技术方案
通过调节低蛋白日粮中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比值获得适宜葡萄糖释放曲线,有助于蛋鸡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比值2-3,可有效平衡肠道内碳氮供应同步性
4. 净能赖氨酸平衡模式
建立了低蛋白日粮下哺乳母猪、生长猪、育肥猪净能需要量
建立了低蛋白日粮下白羽肉鸡、黄羽肉鸡的净能需要量
5. 畜禽低蛋白日粮矿物元素需要及电解质平衡模式
建立猪低蛋白日粮矿物元素需要及电解质平衡模式
建立蛋鸡低蛋白日粮矿物元素需要及电解质平衡模式
6. 精准营养与饲养节粮降本
不同品种猪生长模型建立
精准营养与饲养数智化的世间:精喂妨
养殖端自动化测定
7. 废弃生物质生物合成转化饲料
秸秆等非粮生物质转化
生物催化和调控元件库的设计构建
生物合成途径的智能设计与组装
生物合成体系的优化与提升
产品合成技术集成与生产示范
王军军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胆汁酸生理功能的挖掘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胆汁酸作为胆固醇代谢的重要产物,在促进脂肪消化吸收的同时,还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抑制有害菌群、调控信号通路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表明,胆汁酸可通过优化肠道结构、维持屏障完整性、平衡微生物群落以及支持黏膜免疫功能,为动物维持健康状态、提升饲养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一、胆汁酸结构及起代谢
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活性成分,在脊椎动物体内由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前体合成,是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一系列活性物质的统称。

1、胆汁酸肝肠循环作用机制
肠肝循环指某些物质经肝脏代谢后,会分泌到胆汁中,随后进入肠道。而在肠道内,这些物质可能会被重新吸收,再次回到肝脏,如此循环往复。
2、胆汁酸的检测体系:9种初级胆汁酸,31种次级胆汁酸
3、最新研究:人工智能(AI)辅助工作流程——BEAUT,并预测了超过 60 万种候选胆汁酸代谢酶,并发现了首个具有独特骨架修饰的胆汁酸——3-acetoDCA 及其合成酶——ADS。
4、影响胆汁酸代谢的因素:肠道生态、抗生素、动物健康状态等

二、胆汁酸的生理功能新研究
1、促进脂质消化吸收
2、调控机体糖脂代谢
3、新功能——抗衰老
4、熊脱氧胆酸改善低出生重仔猪肠道炎症的机制研究
5、熊脱氧胆酸调控肠道稳态
6、葡萄糖醛酸化胆汁酸引起断奶仔猪腹泻的机制研究
7、植物多糖调控肠道胆汁酸代谢,提升动物肠道健康

三、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实践
日粮中添加胆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促进小肠肠道发育,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免疫状态,提升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促进脂肪的消化率,改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促进胃肠激素GLP-2分泌,增强肠道免疫和屏障功能。
妊娠期日粮添加胆汁酸改善母猪繁殖性能,提高母乳营养,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
日粮添加胆汁酸可提高肉仔鸡的生长性能,提高肉仔鸡的屠宰性能。
胆汁酸减少水纹蛋产生、提高蛋品质。
具体应用案例可咨询龙昌动保
四、总结与展望
1、胆汁酸是一种具有保肝护肠助消化的功能性添加剂
2、胆汁酸的应用是提升畜禽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
3、众多未知胆汁酸组分在畜禽健康调控方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包括新检测手段、新功能性胆汁酸分子、新功能的挖掘
4、胆汁酸主要依赖于人工提取,实现低成本产业化需要新技术新方法的助力,包括基于化工、合成生物学的定向合成和改造修饰
5、胆汁酸分子的精准应用,针对不同胆汁酸分子的功能特点开发产品
6、针对靶向微生物胆汁酸代谢、胆汁酸稳态的营养调控手段的研发
在FIIF 2025同期举办的展会上,龙昌动保展台吸引了众多新老客户驻足交流。龙昌动保技术专家团队与客户朋友们围绕降本增效的核心诉求及保护动物肝肠健康的创新解决方案,进行技术探讨与案例沟通。


随着科技浪潮的汹涌澎湃,中国饲料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迈向科技驱动的智能新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重塑行业竞争力的核心动力,而提质降本则是推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龙昌动保将紧握科技之舵,扬起增效降本之帆,汇聚产业势能,致力于为行业伙伴提供可持续、高品质的解决方案,携手共谱中国饲料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听课笔记由龙昌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王山山博士、甄珍现场整理,内容未经报告者本人审阅,有所疏漏在所难免。版权申明: 笔记记载,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专家版权。感谢所有讲课专家的精彩分享,感谢会议主办方!文中现场图片来源于会议图片直播及现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