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国女子篮球联赛(WCBA)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据多方消息证实,至少有三支WCBA球队可能无法参加即将开启的2025-26赛季。此刻,距离新赛季开赛仅剩一个多月,球员注册截止日期日益临近,但联赛赛程至今仍未公布。这一切的原因很简单——参赛队伍数量尚未确定。

天津女篮已确认退出,而内蒙古女篮和黑龙江女篮也因严重的运营问题处于退赛边缘。没有具体赛程做指引,WCBA的很多事情都只能干等着,各俱乐部的招商、推广、门票销售、场馆租赁、媒体转播等一系列事宜都受到影响。
这一系列危机的背后,是近年来联赛“金元模式”引发的恶性循环。
过去5-7年的时间,堪称WCBA的“金元时代”,尤其是川蒙争霸时期,天文数字般的高薪层出不穷。四川、内蒙古等豪强通过高薪大量引进国手,形成“强者恒强”的格局。
李梦、韩旭、王思雨等顶级球员的薪资已逼近CBA顶薪水准。但这种集中资源的做法严重削弱了联赛整体竞争力,多数球队沦为陪衬,比赛观赏性下降,票房与赞助收入难以提升,陷入年年亏损的恶性循环。

面对如今的困局,前中国女篮主教练宫鲁鸣早前就曾公开批评这种“军备竞赛”式的建队模式,认为其严重损害联赛的可持续发展与国家队人才储备。
宫鲁鸣的预警在当时可能未被充分重视,但如今多支球队濒临退出的局面,恰恰印证了他当初的担忧。
联赛的根基正在动摇。与CBA相比,WCBA虽然起步于2002年,但受市场经济与管理体制的制约,至今未成为真正意义的职业化联赛。
中国篮协多年前就规定对各联赛的俱乐部施行准入制,只有通过准入的球队方可参赛。但在具体准入评估方面却很难一刀切,都得留几分情面。
原因就是中国篮协只是社团组织,而参加联赛的一些俱乐部都与当地体育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篮协开展各方面工作时都需要各省市体育局的支持,所以很多时候遇到问题只能妥协。
上赛季WCBA联赛曾给我们带来惊喜:东莞女篮爆冷战胜卫冕冠军四川女篮,为2024-2025赛季WCBA联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如今,繁荣与危机只有一步之遥。

中国篮协已发出通知,自2025-2026赛季起,WCBA联赛将逐步推行薪酬体系政策,设立“工资帽”。这一举措可能改变联赛未来格局,但能否挽救濒临崩溃的联赛于水火,仍是未知数。宫鲁鸣当年的预警已然成真,而现在更需要的是切实可行的拯救方案,否则中国女篮的根基恐将遭受不可逆的损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