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名称:绢毛匍匐委陵菜,这个名称出自《中国植物志》,因其小叶下面和叶柄伏生绢状柔毛而得名。


别名:绢毛细蔓委陵菜、金金棒、金棒锤、五爪龙等。
学名:Potentilla reptans L.var. sericophylla Franch.,属名“Potentilla”源自拉丁语“Potens”(意为“强效的”或“有力的”),因该属部分植物有药用价值;种加词“reptans”为拉丁语,意为“爬行的”或“匍匐的”,描述该植物具有匍匐茎,贴地生长;变种加词“sericophylla”由拉丁语“sericus”(丝绸、绢丝)和“phyllon”(叶子)组合而成,意为“具绢毛的叶子”,指该变种叶背面和叶柄有绢质柔毛。
分类地位: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木兰纲蔷薇目蔷薇科委陵菜属匍匐委陵菜的自然变种。
外形特点:
植株:多年生匍匐草本,匍匐枝长20厘米以上,节上生不定根。

叶:多为三出复叶,但边缘两个小叶浅裂或深裂,有的看起来像五小叶,小叶下面及叶柄伏生绢状柔毛。


花:单花从叶腋生出,花梗长6-9厘米,有稀疏柔毛;花直径2厘米左右;有萼片5个,副萼片5个,顶端急尖或圆钝(先端不分裂);花瓣5,黄色,宽倒卵形,顶端显著下凹;雄蕊20,雌蕊多数,生于微凸起的花托上。

果实:瘦果多数,生于干燥的花托上,萼片宿存。4-9月开花结果。
附:绢毛匍匐委陵菜与蛇莓的区别:第一,绢毛匍匐委陵菜的为三出复叶,但边缘小叶有时深裂;蛇莓的叶为整齐的三出复叶。第二,绢毛匍匐委陵菜的副萼片先端不裂,椭圆状披针形;

绢毛匍匐委陵菜的副萼片先端不裂
蛇莓的副萼片比萼片长,先端有3-5锯齿。

蛇莓的副萼片先端有锯齿

蛇莓的副萼片比萼片长,先端有锯齿
分布和生长环境:
绢毛匍匐委陵菜在我国分布于华北、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四川、云南等省区,通常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渠旁、溪边灌丛中和林缘。
主要用途:
第一,绢毛匍匐委陵菜的块根药用,有收敛解毒、生津止渴、利尿功效;全草入药,具有发表、止咳作用;鲜品捣烂外敷,可治疗疮疖。
第二,绢毛匍匐委陵菜植株匍匐,茎蔓长,叶密集,花朵黄色醒目,适应性很强,可作为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