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史上真正配得上千古一帝称号的仅四位,其余皇帝望尘莫及

最近刷历史论坛,看到一个帖子说中国两千多年历史就出了四个"千古一帝",其他人都只能当配角。我直接懵了!这说法也太绝对了吧

最近刷历史论坛,看到一个帖子说中国两千多年历史就出了四个"千古一帝",其他人都只能当配角。我直接懵了!这说法也太绝对了吧?历史又不是数学题,哪有标准答案?而且凭什么就他们四个?难道其他皇帝都是吃干饭的?

实话说,我以前也跟人吵过这个问题。有次跟哥们喝酒,从秦始皇聊到溥仪,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所谓的"四帝称雄"到底靠不靠谱。

秦始皇这哥们,说实话,够狠!公元前221年,直接把六个对手干趴下自己当老大。这放在今天,相当于一个小公司吞并了六个行业巨头。更绝的是,他搞的那套"皇帝"制度,后来两千多年都没人敢改。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些操作现在看都挺先进。虽然当时老百姓可能恨死他了,但后来的皇帝们,哪个不是踩着他的肩膀上位?

说到汉朝,这里就有意思了。有人力挺刘邦,有人站汉武帝。本来我想刘邦应该排前面,毕竟他是开国之君。但仔细一想,这位老兄从农民到皇帝,确实有两把刷子。会用人啊!韩信、张良这些牛人,他都能降得住。搞的郡国并行制,中央和地方都照顾到了,挺有一套。

不过话说回来,汉武帝也不简单。打匈奴那叫一个狠!卫青、霍去病这两位名将,硬是把边境往外推了好远。军事扩张这块,确实没得说。但要说治国嘛...可能就差点意思了。

唐太宗李世民,这故事就更戏剧性了。玄武门那事儿,说好听是夺权,说难听就是弑兄啊!但不得不承认,他当皇帝确实有两下子。魏征天天怼他,他居然还能听得进去,这份胸襟就很难得。贞观之治听着就让人向往,疆域扩到了东北亚,周边国家都来朝贡。军事上打退东突厥,文化上搞得唐朝风气开放得不行,外国人来了都不想走。

最后一位朱元璋,简直就是草根逆袭的典范。小时候要饭当和尚,谁能想到最后能当皇帝?把蒙古人赶跑,重建汉人王朝,这事儿本身就够传奇。废丞相、反腐手段狠,这些操作都挺铁腕。北边收复燕云十六州,把国土拼完整,也算功绩一件。

坦白讲,除了这四位,还有不少皇帝也挺牛的。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和平解决兵权问题;康熙平定三藩,稳定了清朝初期局势。但跟前面几位比,总觉得差那么点意思。

选皇帝这事儿,其实就像挑手机。配置高、功能全的当然更吸引人。但这四位也不是完美无缺啊,秦始皇搞焚书坑儒,唐太宗上位方式有点不光彩,朱元璋杀功臣也狠了点。话说回来,历史这东西,不就是后人根据自己的喜好打分嘛?

有时候我就在想,我们为什么这么执着于给皇帝排座次?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是真的想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局限,用现代标准去评判古人,公平吗?

说到底,历史评价这东西,就像我跟我哥们争论帝王排名一样,谁也说服不了谁。也许重要的不是谁排第一,而是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