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用在东帝汶身上再合适不过。2025 年 10 月 26 日,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东盟峰会现场,当《东帝汶加入东盟宣言》正式签署时,东帝汶总理夏纳纳激动落泪 —— 这个 2002 年才独立的年轻国家,从 2011 年申请入盟到成功圆梦,足足等了 14 年。这也是东盟自 1999 年吸纳柬埔寨后,时隔 26 年首次扩员,成员国正式增至 11 个。
当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大国博弈暗流涌动,东南亚作为地缘政治的关键区域,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东帝汶夹在印尼和澳大利亚之间,人口仅 130 万,经济靠咖啡和天然气撑着,之前长期游离在区域合作之外。而东盟作为拥有 6.6 亿人口的区域组织,正需要壮大力量应对挑战。这场迟到 14 年的 “入伙”,到底释放了哪些不一般的信号?

东帝汶的入盟,简直是 “小树苗找到了大森林”。对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来说,加入东盟就是拿到了发展的 “金钥匙”。之前东帝汶的咖啡再好,也难打进区域大市场,现在借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东风,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能轻松卖到 10 个成员国。更实在的是,新加坡的资本、马来西亚的农业技术,都能顺着合作渠道进来,帮东帝汶开发天然气和旅游业。就像小店铺加入了大商圈,不仅客源多了,还能学先进经验,难怪夏纳纳总理说 “这是令人振奋的新篇章”。
对东盟而言,这次扩员可是 “一箭双雕” 的好棋。东帝汶位于东南亚与大洋洲的交汇处,它的加入让东盟版图向南延伸,在地缘政治上多了重要筹码。更关键的是,东帝汶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正好能补上东盟国家工业化的能源缺口,还能助力 “去美元化” 合作。之前东帝汶游离在外,就像东盟一体化的一根 “钉子”,现在彻底融入,不仅增强了东盟在地区治理中的合法性,还能通过它对接葡语国家组织,扩大国际影响力。这操作就像球队吸纳了有潜力的新人,不仅阵容更完整,还多了新的战术选择。
最让人暖心的是,这次扩员背后藏着 “以和为贵” 的大智慧。峰会期间,柬埔寨和泰国趁热打铁签署边境停火扩大协议,结束了多年来因柏威夏寺领土争端的摩擦。这正是东盟 “协商一致、和平解决争端” 理念的生动实践 —— 大家坐下来谈,总比剑拔弩张强。对东帝汶来说,加入东盟后能依托区域安全框架,应对跨国犯罪和自然灾害;对东盟民众而言,边境和平能带来更多贸易和旅游机会,实实在在的和平红利能落到每个人身上。这就像邻里之间放下矛盾、互帮互助,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
说到底,东盟扩员释放的核心信号,是 “包容共赢” 的力量。在全球化遭遇逆流、冲突频发的今天,东盟没有关起门来,反而接纳了发展相对滞后的东帝汶,用行动证明 “差异不是障碍,合作才能共赢”。东帝汶需要东盟的平台实现发展,东盟也需要新鲜血液增强活力,这种双向奔赴的合作,正是区域一体化的真谛。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对中国和东盟的合作也是好消息。中国连续五年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2024 年双边贸易额达 6.99 万亿元,东帝汶入盟后,中企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等领域又多了新市场,老百姓也能享受到更多合作红利。
这场跨越 26 年的扩员,不是简单的 “添丁进口”,而是东盟向世界传递的 “团结信号”。当然,东帝汶要跟上东盟的发展步伐,还需要加快经济建设;东盟也要协调好 11 国利益,提升决策效率。但只要坚持包容与合作,东南亚地区必将更稳定、更繁荣。
你觉得东帝汶入盟会给东南亚带来哪些改变?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又会迎来哪些新机遇?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一起聊聊这场影响深远的区域合作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