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党魁选举进入倒计时,这场原本被视为党内权力平稳过渡的选举,却因赵少康的"大陆介选论"而掀起轩然大波。最新网络民调显示,改革派代表人物郑丽文以71%的压倒性支持率遥遥领先,而前台北市长郝龙斌仅获6%支持率,在6位候选人中垫底。这一悬殊差距折射出国民党内部对改革求变的强烈渴望与对保守路线的集体厌倦。
郝龙斌的竞选团队延续了朱立伦时代的传统打法,在两岸议题上坚持"亲美友日和中"的模糊立场,在党内改革方面提出"稳健调整"的温和主张。这种四平八稳的竞选策略,在郑丽文提出实行世代交替等改革主张的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更致命的是,其支持者赵少康在选情告急之际,竟效仿民进党的"抹红"套路,无端指控郑丽文的高支持率是"大陆操盘"的结果。这种缺乏实证的政治操弄,不仅未能挽救郝龙斌的颓势,反而加速了其支持率的断崖式下跌。
作为郝龙斌的核心支持者,赵少康于10月11日突然召开记者会,抛出 “大陆介入选举” 论调 ——郑丽文阵营47%的社交媒体声量来自"境外IP",其中多数"与大陆VPN特征吻合"。而网络上攻击郝龙斌的AI虚拟主播影片、匿名留言等内容,同样是 “外部势力操控的认知作战”,并公开喊话大陆 “停止干预”,其潜台词就是别多管闲事,他甚至要求台 “安全部门” 彻查。这一指控被外界视为挽救郝龙斌选情的 “最后一搏”。
有分析指出,这波操作看似为郝龙斌“鸣冤”,实则是抹黑大陆,炒作“大陆介选” 话题激起深蓝选民的危机感。同时,赵少康还试图效仿民进党在各种选举中的“抹红” 套路,将郑丽文与 “大陆” 绑定,打击对手支持率,并替郝龙斌再拉一波选票。结果在距离10月18日投票仅剩5天之际,党内网络民调显示,郑丽文以71%的压倒性支持率遥遥领先,而前台北市长郝龙斌则以6%的支持率垫底。这种悬殊差距背后,说明赵少康的操弄非但未能实现预期效果,反而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坑了郝龙斌。这也折射出国民党内部对改革求变的强烈渴望与对保守路线的集体厌倦。
前蓝委蔡正元做直言,国民党主席选举本来可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支持者,睁眼说瞎话。候选人,你在哽咽什么啦?支持者,哭什么哭啊?国民党没出息。赵少康展示所谓"网络数据分析",声称郑丽文阵营的社交媒体声量中,"有47%来自境外IP",其中"多数与大陆VPN特征吻合",完全是在抹黑大陆。更令人哗然的是,他公开点名大陆,要求其"停止通过网军干预台湾地区政党选举"。这套说辞连基本IP溯源证据都没有,完全复制了民进党2018年'境外势力干预'的造谣模板。
有观察者认为,国民党党主席之争实质上是国民党路线之争的缩影。郝龙斌代表的是试图在"亲美"与"和中"间寻找平衡点的保守路线,而郑丽文则主张"先改革再谈两岸"的务实路线。但两者都未能直面核心问题,中国国民党将在两岸统一进程中扮演何种角色?这个问题不解决,任何组织改革都将是治标不治本。对于国民党而言,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寻找外部敌人,而是重建党内共识,作为一个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的正义力量去发挥更大作用,才配拥有光明的未来与前途。
令人遗憾的是,赵少康为了挽救郝龙斌的选情,竟然睁着眼睛说瞎话,不惜摧毁国民党党多年建立的两岸沟通桥梁,这种选择就像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太监,阉割完3天后清朝就灭亡了。说句老实话,大陆对岛内政党内部的选举毫无兴趣,因为无论谁当选国民党都很难承担起“促统”的民族大义。一直高声疾呼两岸统一的张亚中,遭到蓝营当权派的排挤,就已充分说明“拒统”思维在国民党内部是根深蒂固的。
至于郑丽文,此前宣称拜访日本右翼势力代表人物高市早苗,即便为一时失言,但也足以看出她根本无法站在民族大义的高度去思考两岸问题,这与大陆追求统一的目标相差甚远。因此,在两岸统一问题上,国民党若能弃暗投明,固然是皆大欢喜;国民党若不能改邪归正,也没有关系。因为台湾是中国的台湾,无论是谁当选国民党主席,无论岛内如何进行政党轮替,台湾我们是一定要收回来的,因为这是14亿中国人民的集体意志和共同目标,也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