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友谊?明明没有争吵,对方却突然不回消息;聚会时被刻意忽视;朋友圈点赞所有人唯独跳过你……这些看似微小的行为,实则是一种"冷暴力",它像钝刀子割肉,比直接冲突更让人煎熬。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青少年友谊中那些看不见的伤。

一、什么是友谊中的"冷暴力"?
小美和婷婷曾是形影不离的闺蜜,最近婷婷却开始"已读不回"小美的消息。班级群里,婷婷活跃地回复其他人,唯独对小美的发言视而不见。课间操时,小美主动走过去,婷婷却突然转身和别的同学说笑……
这种刻意忽视、选择性回应、社交排斥的行为,就是典型的友谊冷暴力。它不像争吵那样激烈,却通过持续的冷漠、疏远和排斥传递伤害。心理学研究发现,青少年时期的社交排斥会激活大脑中与生理疼痛相同的区域——这意味着,被朋友"冷处理"的痛苦,不亚于挨了一拳。

二、为什么冷暴力比吵架更伤人?
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
吵架至少知道问题在哪,而冷暴力让你不断猜测:"是我做错了什么?""TA是不是讨厌我了?"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会持续消耗心理能量。
自尊心的慢性侵蚀
当你的消息总是石沉大海,当你在群里说话无人接应,会逐渐产生"我不值得被回应"的自我怀疑。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显示,长期遭受友谊冷暴力的学生,抑郁倾向是普通学生的2.3倍。
无法解决的憋屈感
吵架后可以和好,但冷暴力像打在棉花上的拳头——你想理论,对方一句"你想多了"就能让你哑口无言,这种无处发泄的委屈最折磨人。

三、如果你正在经历友谊冷暴力
第一步:区分"暂时忙碌"与"刻意冷落"
观察3-5天,看对方是否对所有人和事都冷淡(可能是心情不好)
还是只对你一个人疏远(可能是关系出了问题)
第二步:用非暴力沟通打破僵局
不要质问"你为什么不理我",试试这样说:
"最近感觉我们交流变少了,是发生什么了吗?"
"如果我做了让你不舒服的事,希望你能告诉我"
第三步:设定心理边界
如果对方持续冷漠:
减少主动联系频率,把精力转向其他朋友或兴趣
告诉自己:"TA的态度反映的是TA的处事方式,不是我的价值"

四、如果你无意中对朋友冷暴力
也许你是因为这些原因疏远朋友:
觉得TA总是负能量爆棚
有了新圈子不知如何平衡
某些小事让你不爽但不想撕破脸
请记得:沉默不会让问题消失。不妨尝试:
温和地表达你的感受:"最近你总吐槽考试,我听着也有点焦虑"
明确你的需求:"周末我想和新社团同学爬山,我们下周再约好吗?"

五、健康友谊的3个特征
允许说不的自由:能坦然表达"今天不想聊天"而不担心关系破裂
矛盾解决机制:有分歧时会沟通,而非用冷战惩罚对方
非独占性:理解对方可以同时拥有其他朋友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说过:"最好的关系不是永远和谐,而是修复的速度快于破坏的速度。"
友谊的裂痕往往始于那些没说出口的话。无论是给予还是承受冷暴力,本质上都是情感表达的无能。青少年时期的朋友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家人,别让沉默成为最锋利的刀。下一次想关掉对话框前,不妨多打一行字:"最近有点忙,晚点聊"——这小小的解释,可能就是照亮别人世界的一束光。
“关注我们,获取广州白云心理医院「1v1心理咨询体验福利」,开启你的心灵成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