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这是全国网友对我们贵州的共识,也是“酸”在贵州美食中拥有重要地位的体现。

在贵州还有一段关于酸汤的动人故事:相传逐鹿之战后,蚩尤战败,带领部落逃到西南地区。因气候潮湿阴冷,常年瘴气弥漫,人们常患腹泻、疟疾等导致食欲不振,瘟疫蔓延。为解决这一问题,蚩尤与各部落首领向上天祈求神药,玉帝被他们的诚心感动,便派仙女用稻草烧成神汤到苗岭救人。
仙女下凡时遇见一位手持六管乐器正在演奏,被其才艺吸引,小伙也被仙女的美貌迷住,两人一见钟情,一唱一吹,度过了七天。仙女才想起任务,将神汤送到部落时,因天气炎热,神汤变酸了。但人们喝了后,顿感神清气爽,药到病除,并食欲大增。

部落人民发现酸汤用来煮牛肉鱼肉也特别美味,口感非常丰富。仙女也把酸汤的制作发酵方法传授给了苗族人民。人们为了感谢她,为仙女河小伙举办了热闹隆重的苗族结亲仪式。酸汤的功效也因这场盛大的仪式得到宣扬流传。

这段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故事,表现出了贵州人民热爱生活的心态,善于发现与创造美食的特点。
其实,酸汤的来源确实与这个故事有一二分的相似之处,据说古时候,黔东南地区,这里虽物产丰富但缺盐,苗族、侗族少数民族祖先探索出“以酸代盐”的生存智慧,利用当地的米汤、野生小番茄(毛辣果)等食材,自然发酵成酸汤,既能调味又补充身体营养。
天气一凉,就会惦记着这一口酸辣。酸汤的美味也是被贵州人民发挥到了极致,酸汤鱼、酸汤牛肉、酸汤猪蹄、酸笋火锅......每一个只要吃过一次都忘不了的程度。
酸汤鱼分白酸汤鱼和红酸汤鱼两种:
用米汤发酵的白酸汤煮鱼,酸味清淡,更适合喜欢清爽口感的人;

用毛辣果发酵的红酸汤煮上鲜活鱼,撒入木姜子,酸味够劲,淡淡的辣味刺激着味觉,将一锅的鲜香完美融合。再配上一碟糊辣椒蘸水,经典的贵州酸辣美味即完美呈现。

一般也是用红酸汤作为锅底,把切好片的新鲜牛肉放进去涮煮,酸味浸入牛肉的每一处纤维时,肉类自带的腥味就被消解掉了,酸辣裹挟着食材,刺激着口腔,瞬间激得人食欲大开。

是酸汤和脆皮猪蹄火锅结合出的新派系。蹄花放进酸辣浓郁的红酸汤里烫煮,因为蹄花油炸处理过,汤汁能更充分的浸入蹄花的结构,每一块猪蹄不仅酸辣软糯,竟然还能嚼到它的酥脆外壳。每一个吃到它的人都会被它的口感风味给惊讶到。

不同于平常的酸汤火锅汤多而清的特点,酸笋火锅在锅底中加入了酸笋和捣碎成泥的番茄,汤底更浓稠,且会越煮越稠,放进去烫煮的食材捞出时,还会包裹着沙沙的番茄汤汁。酸笋与酸汤的融合叠加,让这一锅的酸、鲜、辣发挥到极致,不论是时蔬还是肉类食材放进去滚一圈烫熟,立刻美味翻倍!

贵州的酸汤远不止火锅吃法,在米粉界它也占据了一席之地,自成“权威”一派。贵州酸汤靠它的酸辣魅力征服了各地网友的胃,更征服了他们的心!
你还知道哪些酸汤吃法?
请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