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如果家庭财产主要由妻子掌管,如存款在其账户、房产登记在其名下,丈夫常会担忧:这些钱还能要回来吗?房产有我的一半吗?
答案是:能!只要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无论登记在谁名下、由谁保管,离婚时都应依法分割。
一、分割原则:财产在谁名下不重要,关键看财产性质离婚分割财产的依据是财产的性质,而非持有方式。根据《民法典》,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这意味着:
妻子名下的存款:如果是婚后工资、奖金、经营收益等,属于共同财产。
妻子名下的房产:如果是婚后购买,即使只登记妻子名字,也属共同财产。
妻子婚前财产:其婚前的存款、房产,仍属其个人财产,不参与分割。
关键点:判断财产是否属于共同财产,不看登记名,而看财产来源和取得时间。

由于财产由妻子掌控,丈夫在分割时可能面临“举证难”。因此,证据收集至关重要。
1. 提供财产线索
丈夫应尽力提供财产线索,协助法院查明财产范围。例如:
银行存款:提供开户行名称、账号(哪怕部分信息)、大致金额。
房产信息:提供房屋地址、小区名称等。
理财产品:提供购买平台、产品名称等。
2. 申请法院调查取证
若丈夫无法提供详细线索,可向法院提交调查取证申请,请求查询:
银行流水:申请查询妻子名下特定银行的账户流水。
房产信息:申请查询妻子名下的不动产登记情况。
网络资金:申请查询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账户的余额和流水。
三、妻子转移财产怎么办?如果发现妻子有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如大额取现、无偿赠与、虚假交易),丈夫可:
立即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冻结相关账户或查封财产,防止进一步转移。
主张对方少分或不分财产:根据《民法典》,对隐匿财产的一方,在分割时可少分或不分。
追究法律责任:若转移行为涉嫌犯罪,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妻子婚前财产婚后产生的收益:如婚前存款的利息、婚前房屋的租金,通常认定为共同财产。
•父母出资购房:婚后一方父母出资购房,登记在子女名下,若未明确约定,一般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属共同财产。
具体分割请以法院根据证据作出的判决为准。切记:
财产在谁名下不影响分割,法律保护的是实际产权而非登记名。
证据是维权的基础,尽力提供线索,善用法院的调查权。
隐匿财产后果严重,可能面临少分甚至不分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