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辽宁农妇拿黄金到银行兑换,揭开惊动周总理的失窃悬案,这咋回事

1980年4月15日,一位中年妇女走进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掏出一块沉甸甸的黄金,要求兑换现金。这块重达三斤的黄金纯度极

1980年4月15日,一位中年妇女走进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掏出一块沉甸甸的黄金,要求兑换现金。

这块重达三斤的黄金纯度极高,在当时约两万多元人民币,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四十年工资。

一个普通农妇,怎会拥有高纯度工业黄金?随即警方介入,意外解开一桩尘封十九年,曾惊动周总理的特大黄金失窃案。

这个农妇是谁?当年黄金是如何失窃的,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又是如何侦破此案的?

如果您想知道的,欢迎先点个关注。

1961年,新中国正处于艰难的三年困难时期,连绵的自然灾害让大地满目疮痍,粮食产量锐减,百姓们食不果腹。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十分严峻,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要求中国提前偿还抗美援朝时期的巨额军火债务,每年需偿还近十亿元。

为了偿还债务并换取百姓急需的粮食,国家紧急调集从民间收集来的零散黄金和白银,交由沈阳六一五厂进行冶炼。

这批黄金白银被赋予了特殊代号,黄金称为100号产品,白银则是200号产品。

这座始建于1896年的老厂,承载着国家重要使命,厂里工人怀着满腔热血,日夜忙碌着。

然而厂内管理却存在着诸多漏洞,存放黄金的仓库,不过是用木板搭建的简易棚子,木板间的缝隙清晰可见,门锁也形同虚设。

大家都想着靠觉悟,来守护这些贵重物资,却没料到,有人正悄悄盯上了这些黄金。

周一清晨,阳光洒在厂区,包装组组长郭家惠来到工厂,却见工人高兴贵慌张跑过来,得知100号产品被盗了!

郭家惠听到这个消息,差点瘫倒在地,顾不上多想,立刻跟着高兴贵跑到仓库查看。

只见仓库狼藉,黄金箱子被撬开,里面的两块黄金不翼而飞,地上还有一个被撬开的洞,显然盗贼是从这逃走。

郭家惠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刻向厂里报告,消息很快传开,工厂陷入一片混乱。

这可不是普通的盗窃案,被盗的八百多两黄金,是国家用来偿还外债,换取粮食的救命钱,关乎着无数人生计。

这事惊动了周总理,他下令警方成立专案组调查,认为盗贼对厂内环境熟悉,必定是内部人员作案。

他们在现场仔细勘查,发现盗贼留下的胶底棉鞋鞋印,还有被撬坏的木箱和木板痕迹,推断作案工具很可能是羊角锤。

专案组对全厂职工进行排查,要求厂子里以检查卫生为由,让工人上交自己穿的胶底棉鞋,同时挨家挨户搜查羊角锤。

但是查来查去,却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所有员工都有证明,似乎与盗窃案无关。

就在专案组感到一筹莫展时,一条线索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护厂队贾清吉曾当众说过:这些黄金不能放这了,早晚要出事儿。

而且案发两天前,他刚被调离护厂队,时间上太过巧合,他因此被列为重点嫌疑人,可是却一直没找到证据。

调查陷入僵局,专案组把怀疑对象转向厂长李榆,因为他对工厂情况了如指掌,有作案的便利条件。

于是警方进行全面搜查,翻箱倒柜也没找到羊角锤,就在他们大失所望时,又听说李榆家的保姆在两年前辞职回老家。

他们便怀疑李榆可能与保姆勾结,将黄金偷偷交给了保姆,于是不辞辛劳地跑到保姆老家进行调查,结果却一无所获。

这起黄金失窃案,就这样成为一桩悬案,一直未能告破,转眼已经是十九年后。

直到1980年,国家放宽黄金管制,就在这年春天,一位中年妇女走进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

她从身上拿出一块分量颇重的黄金,提出要将其兑换成现金,顿时惊呆了银行的柜员。

这块黄金纯度极高,不像是民间流通的黄金,因此柜员心生怀疑,不动声色地稳住妇女,一边报告上级,一边联系警方。

这妇女以为一切顺利,满心欢喜地等换钱,直到保卫干事和工商局出现,邀请她去办公室,她才隐隐感到不对劲。

沈阳市公安局的李广军副局长赶到银行,见到这名妇女后,直接指出她手里的黄金来源有问题。

这名妇女吓得脸色苍白,瘫坐在椅子上,在警方的严厉审讯下,她彻底崩溃了,竹筒倒豆子般地犯罪事实全都交代了出来。

这一天下午,六一五厂的俱乐部里正在召开大会,生产计划科副科长关庆昌坐在台下,心里还美滋滋地想着,妻子换钱回来后的美好生活。

突然,保卫科科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请他去一趟会议室,关庆昌毫无戒心地站起身,跟着保卫科科长走了出去。

当他推开会议室大门的那一刻,笑容瞬间凝固在脸上,迎接他的不是同事,而是带着明晃晃手铐的公安干警。

与此同时,警方在关庆昌家里搜出全部金块,经辨认正是十九年前丢失的黄金,上面的原号码残留清晰可见。

这起尘封近十九年的黄金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那么关庆昌当年是怎么偷窃的呢?

时间回到十几年前,案发当天是周六,天空阴沉沉的,下着淅沥的小雨,直到工人陆续下班,热闹的厂区渐渐安静下来。

一个身影在雨中匆匆穿过厂区,他就是关庆昌,他平日里老实本分,总穿着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在厂里见到谁都热情地打招呼。

可谁也想不到,在他的忠厚外表下,却隐藏着贪婪的心,因为他早年曾在伪满洲国警备队当过文书,这段经历一直刻意隐瞒着。

解放后,他凭借着伪装勤奋积极,一步步获得领导的信任,还当上副科长,但他内心深处,始终对财富有着强烈渴望。

看着车间里堆积如山的黄金,他觉得这是机会,于是准备好作案工具,一把羊角锤、一根绳子和一副手套被他藏在雨衣下面。

他先是来到工厂浴室,特意和工友聊会家常,简单冲洗了一下,便匆匆离开浴室,回到办公室,拿起藏好的工具,朝着存放黄金的仓库走去。

那天晚上,仓库位于包装组工地,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雨滴打在木板上的声音。

关庆昌熟练地用羊角锤,撬开木板间壁墙上的洞,钻了进去后,摸索着找到黄金箱子,用锤撬开了箱子。

借着微弱的光线,他看到箱子的黄金,心脏开始疯狂跳动,伸手抓起两块,掂量了一下,估计加起来有八百多两。

关庆昌把黄金用绳子绑好,挂在脖子上,又把雨衣裹紧,确保不会露出任何破绽。

离开仓库后,关庆昌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走进工厂俱乐部,里面正在举办舞会,欢声笑语不断。

关庆昌若无其事,和同事打招呼聊天,脸上没有丝毫的紧张和慌乱,毕竟谁能想到,此刻他身上正藏着刚偷来的巨额黄金呢?

一直待到舞会结束,关庆昌才若无其事地回到家中,然后把黄金交给妻子黄淑珍,叮嘱她赶紧藏好。

黄淑珍没啥文化,在电解车间工作,对丈夫的话向来言听计从,便把黄金藏在炕柜下面。

他不仅让妻子换了鞋底,还把作案的羊角锤扔到学校,彻底销毁证据,又找了个木制羊角锤交了上去

面对警方的询问,他镇定自若编造说辞,称案发当晚在浴室洗澡,去了俱乐部跳舞,还和很多人聊过天,有充足的不在场证明。

由于他平日里表现良好,同事们也都为他作证,警方一时也没有发现破绽。

时间一天天过去,关庆昌表面上兢兢业业地工作,还时不时因为表现积极受到领导表扬。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那偷的黄金就像大石头,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日夜不得安宁,为了不让人发现自己的秘密,他生活得格外小心。

他不敢买新衣服,一件棉袄穿了十多年,上面打满了补丁,家里的生活也过得十分节俭。

他的父亲后来得知,儿子盗窃黄金后忧惧交加,不久便去世,儿子也因为家庭氛围压抑,性格孤僻,婚礼办得简单冷清。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敢轻易动用那些黄金,因为黄金纯度太高,一旦出手,很容易暴露。

直到1979年初,觉得风头已过,关庆昌决定将黄金分割成小块,便找来工具,费了好大劲才把黄金分割成九块。

他将八块藏在自家箱座底下,剩下一块,他打算和妻子之前偷的一些零碎黄金,还有家里的两块银首饰一起融化。

然而,由于家里条件简陋,温度不够,这次熔炼并没有成功,直到后来再尝试才成功了。

后来黄淑珍按照丈夫的吩咐,怀揣着黄金来到银行,当把黄金递给柜员的那一刻,就引起了柜员的怀疑,自此很快便东窗事发。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判处关庆昌死刑,黄淑珍死刑缓期执行,后两人经过认定,改判无期徒刑。

这起震惊全国的黄金失窃案,历经十九年才得以侦破,背后的故事令人唏嘘不已。

关庆昌用十九年的担惊受怕和最终的自由,换来了一个深刻教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唯有正当获取的财富,才能带来真正的安心与幸福。

看到这儿,您有何感想,欢迎关注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