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学生觉得自己不够好,完全就是因为基因不好。如果父母都是清华北大毕业的,那么他们的人生也会容易很多吧,可是基因这个东西,真的就能够完全遗传给孩子吗?
有没有可能学霸父母们也在担忧一个问题?害怕他们的孩子这辈子,必然成为一个相当平庸的普通人,那么对他们而言,是不是也是一种浪费?
如果我们把视角放的更高一些,就专说一些北大的父母,他们会怎么想呢?

如果说普通人一直在教育方面有很强烈的焦虑,家长总担心孩子没有办法出人头地,这种很正常的话,那么清北的父母也焦虑,那正常吗?
大家觉得如果出生在一个清北之家,哪怕这孩子不努力,他的父母首先就是在赚钱方面可以把孩子养的很好,其次父母调用自己的关系,是不是也可以让孩子这辈子过的高枕无忧?
但说句实话,如果孩子也能考进清北,让家庭更上一层楼,谁不愿意看到这样更好的结果呢?有一个来自北京的网友就说出了心里话。

他说他前两天跟几个北大毕业的妈妈聊了一下,要知道在这样高知的圈子里面,大家对于教育的态度肯定是很鲜明,很有见解的,可是谁能想到这几个妈妈,不约而同的都对培养自己的孩子丝毫没有信心。
而且他用了一个很严重的词,就基本上都保持悲观的态度,连他们都不相信自己能够教育出好的孩子,这是不是也能说明普通人就没有必要那么忧虑了呢?

因为学霸父母也觉得现在的环境可能太不容易了,孩子想要卷秃头,压根就不是父母多厉害的问题,而且很多东西集合在一起,父母如果只会学习,其他方面不行,对于这种家庭来说同样也存在短板。
况且现在真的很难说,有些孩子不学习去当网红,却可以年入上百万,并且家喻户晓,但是有一些孩子拼命学到最后,发现自己在上海和北京也只能在芸芸众生当中当一个打工人。

这个时候也有一位博导说出了心里话,他同样来自北京,是他的女儿说的,说他爸爸作为一个985的博士生导师,经常说到现在为止,他底下的博士生还有一大堆都找不到工作呢。
可是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大家也不必太过害怕,现实不是说博士生真的连工作都找不到,而是因为他们找不到钱多事儿少、用的合心意的工作罢了,也就是说大家要求的,总要比现实能够给自己提供的还要多。
所以就导致了很多人怎么样都不满,但是人生真的有定义吗?因为网友说他当年拼了命的去考上985,才读了博士生成为了一个科研机器。

但是他的专业被告知不好找工作,就真的在家里待业了三年,于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他靠写网文小说竟然买了一套房,但可惜的是在于他现在又亏损了很多钱,于是又重操旧业,又开始写网文了。
谁说985的学生就一定要靠学历吃饭呢?又有谁说出生在学霸家庭的孩子,就一定要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普通人自然也是要有出路的。

大家对于学历要保持信心,可是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能力保持信心,要相信自己值得有更好的未来,家长们也没有必要因为教育这个事情太焦虑了,第一次当父母教育不好,所以也很正常,但是及时改正才很重要。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