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何为众生平等?

我们都在讲人人平等、众生平等,那么究竟平在哪里呢?从外在来看平等永远不会存在。就我们人类本身就有男女之别,有高有矮、有胖

我们都在讲人人平等、众生平等,那么究竟平在哪里呢?从外在来看平等永远不会存在。就我们人类本身就有男女之别,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美有丑等,这就已经不平等了,在物质地位上也是一样,有人有权有势,有人卑微苟活,有人富有人穷。这些外物永远会存在客观上的差距,永远不会平等。

虽然我们在外物上不可能平等,但是我们人是由外在和精神所构成,而且我们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就都是为了求得精神上的安宁,所以如果我们最终在精神上都是安宁的,我们每个人在精神上也就是平等的。那么我们精神的安宁与外在有必然的联系吗?

不可否认,外在基本的物质需求一定是精神安宁的前提,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人,肯定是不可能有精神上的安宁的。但是外在物质上的富足同样也带不来精神上的安宁,这是一个无可反驳的事实,因为我们当下没有人会缺衣少食,但是真正安宁幸福的人却没有几人。在基本的物质需求得以满足后,精神上的安宁与额外的物质并不会有多大的关联,也就是外在的富有并不能决定精神上的安宁。

精神上的安宁是要我们的心灵上没有思想杂念的出现,我们才会是安宁的。前面讲了,当我们没有杂念存在时,我们的心灵也就是处于感知的状态,感知力越强,我们的杂念就越少,安宁也就越多。

所以真正决定我们安宁的是我们的感知力,而感知力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当然凡事都有例外,那些先天的弱智儿童不再我们的讨论范围。但是很多人会认为感知力的强弱也是由先天所决定的,就像叔本华就是持这样的观点,天才和普通人出生时就决定了,所以叔本华是悲观的。那么这样观点究竟是否成立呢?

如果感知力的强弱是先天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那么意味着感知力弱的人就是后天无法改变的,是注定痛苦的。但是这样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决定我们感知力强弱的是我们的思想杂念,而思想杂念又都是来自我们后天对自己感知的累积,也就是我们所有的思想都是来自后天,来自后天的思想也就一定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行为去放下的。

当我们放下了思想杂念,我们的感知力也就会变强。所以我们与生俱来的感知力一定是差不多的、是平等的。只是每个人思想杂念的多少决定了自己对感知力的使用程度。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的去放下思想杂念,我们的感知力就会回来,我们也就会拥有精神上的安宁,我们每个人的终点也就是一样的、是平等的。所以每个人在精神上,也就是在感知力上就都是可以做到平等的,这也就是我个人理解的众生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