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学生创业“天花板”
作者|沐风
编辑|时楠
8000万人民币!前不久,前华人首富、币安创始人赵长鹏(CZ),把他的第一笔AI产品投资,砸给了一个中国的00后。
这笔11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不仅是AI教育领域的大额融资,更是硅谷学生创业项目中规模最大的种子轮,一举击穿了AI教育的“天花板”。
这个项目叫VideoTutor,一个号称“一句话生成AI视频讲解”的教育产品。其背后的团队,也很有故事:
中国00后赵凯(Kai Zhao),辍学带着6个人的团队,仅用5个月,就搞定了这笔千万美元融资。他们的产品上线短短20天,注册用户就突破3万,视频播放量破千万,生成了超过10万条视频。
紧接着,Video Tutor被硅谷的VC抢着投资,赵长鹏的团队只用了3天,就火速拍板决定领投。这个中国00后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01辍学创业拿到8000万如今,Video Tutor获得赵长鹏的YZi Labs领投,百度风投、锦秋基金等跟投,而其背后的创始人赵凯,原本只是一个大三的辍学生。
赵凯来自安徽阜阳的一个普通家庭,能来美国留学,是靠父母卖了房子才凑够的学费。
结果,他大学还没念完,就干了一件让家里人崩溃的事:他瞒着父母,偷偷办了辍学手续,全职去创业了。
他组建的6人团队,没有豪华办公室,他们一起租了个房子,过着996的创业生活。
那么,一个来自安徽小城、靠父母卖房留学、刚上大三就敢辍学的00后,凭什么能让前华人首富赵长鹏,仅3天就拍板决定投资呢?
答案很简单,别看赵凯年纪小,他早就不是一个懵懂的学生了,而是一个在创业战场上爬过3次的“老炮”。
赵凯从小就不走寻路,小学三年级读了《硅谷之火》,就立志要来硅谷。大一,他就拉着学长(后来的CTO James)创业做大学生恋爱App,拿了20万美金,8个月后,项目失败。
但他没有停下脚步。大二,他马上参与创办了第二个项目——MathGPT Pro,一个数学学习应用,这次成功入选了奇绩创坛,拿到了早期投资。
这小子不仅能折腾,还不怕丢脸。他大一创业时,被几十个人当面拒绝,但仍不放弃。他曾见过一个国内顶级VC的管理合伙人,对方当面评价他:“too young, too naive”(太年轻,太天真)。
他甚至在凌晨3点多,跑到投资人出差的酒店里,当面讲了一个多小时,结果被人家一句“我有点困了”打发走。
但就是通过不断的折腾,赵凯看清了一个即将爆发的千亿风口,也让他找到了一个连ChatGPT都解决不了的痛点......
02解决AI教育的死穴事实上,赵凯第三次创业的项目,有人干过而且已经“黄”了。
在他之前,斯坦福大学有个团队做过一个类似的产品,叫Gatekeep,当时也轰动一时,但很快就暂停更新了。
赵凯复盘后发现,对方“死”于两大原因:
一方面是时机不对:当时AI的Coding能力还很烂,Claude 4.0和GPT-5都还没发布。
另一方面是技术太糙:他们没有解决“精准渲染”的算法难题。
赵凯的解决办法,就是等待和死磕。
他等到了大模型代码能力爆发的时刻,然后带着他那5个队友,包括从谷歌Gemini团队出来的CTO James Zhan,开始“死磕”那个最难的技术BUG。
很快,他就找到了一个突破点。赵凯在做第二个项目(MathGPTPro)时,深刻地意识到:纯文字的AI教育,已经到头了。
市面上像Chegg、Gauthmath(字节旗下),或者国内的作业帮,本质上都是“AI解题”或“AI批改”,它们是被动学习,只是帮你找答案,而不是教会你。
这种产品天花板极低,很容易被免费的通用大模型取代。
而AI教育真正的痛点是“可视化”。赵凯发现,在美国高考(SAT/AP)这类考试中,80%的内容,都涉及函数图像、几何证明、微积分可视化。
但现在的AI还达不到这个水平,你给ChatGPT一张复杂的几何作业图,它很可能会生成一个完全错误的答案。你让它画一遍,它都画错。
这就是AI教育的死穴:AI会算,但AI不会画。
而另一边,是美国天价的家教市场。一个美国家庭,在孩子备考上砸两三万美金是常态。线下的真人家教,一小时收费动辄100美金,甚至高达400美金!
一边是AI教不会,一边是真人学不起。赵凯的VideoTutor,就是插进这个真空地带的一把尖刀。
03剑指“理科版多邻国”VideoTutor真正颠覆的地方,不是套壳大模型,而是自研了一套“数学动画引擎”。
他们没有学Sora用扩散模型去生成像素点,那种方式成本高、速度慢,而且根本没法保证数学上的精准。
CTO James Zhan揭秘说,他们是“给大语言模型笔和纸,然后教它如何画画”。
说白了,他们是让AI去写代码,用代码去调用一个开源的数学动画库,去渲染每一帧画面。但他们发现那个库太老了,AI根本不会用。
于是,这个6人小团队,几乎把这个引擎重写了一遍,让它变得更轻量、支持并行渲染,并且设计了一套新协议,去教大模型如何正确地写代码。
不仅如此,他们还训练了一个“深度学习小模型”,专门负责看懂用户上传的几何图形,再把最精确的文本描述喂给大模型。
最终,当一个学生卡在导数的几何意义上时,VideoTutor不再是丢给他一个答案,而是在几秒钟内,生成一个3分钟的专属视频。
AI先画出曲线,再动态展示切线斜率的变化,同时用语音告诉你“导数就是瞬时变化率”。它不是在解答,而是在教学。
而赵凯的野心,也远不止是美国高考,他还想要做下一个多邻国。为此,他拒绝了一次高额的收购要约。他认为,多邻国颠覆了高价的语言学校,而VideoTutor,将成为“STEM理科场景的下一个多邻国”。
而赵凯与赵长鹏的理念也不谋而合。赵长鹏曾做了一个叫“Giggle Academy”的非盈利教育项目。当他看到赵凯时,他看到的不是一个投机者,而是一个真正懂教育的同路人。
赵长鹏给这个年轻人的建议是:“坚持把产品做好,不要那么着急赚钱。”
而赵凯也是这么想的,这个靠父母卖房留学的安徽小伙,本身就是教育改变命运的例子。
他说:“美国有很多孩子请不起每小时400美金的家教,但他们同样需要好的教育。”而他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教育平权。
赵凯说:“美国有很多孩子,请不起每小时400美金的家教。但他们同样需要好的教育。”
在未来,VideoTutor最大的目标是能达到教育平权,让更多孩子拥有好的教育资源。
这个靠父母卖房才走出安徽小城的00后,比谁都懂教育平权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