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扇舞赋韵 | 魏光亮

图源:作者提供,下同当聚光灯如月光般倾泻,舞台便化作一方素白的宣纸,深圳市老科协扇舞队的队员们以扇为笔,在深圳戏院的古典

图源:作者提供,下同

当聚光灯如月光般倾泻,舞台便化作一方素白的宣纸,深圳市老科协扇舞队的队员们以扇为笔,在深圳戏院的古典雅致、海雅大剧院的现代流光、深圳文化馆的年轻派活力、新安文体中心的灵动空间、宝安文化馆的文艺气息中,绘就一幅幅流动的《梅花赋》。那琳璃尽致、优雅动人的艺术形象,仿佛时光在此刻凝固,扇舞的身影与扇面的光影,在空气中交织成一幅幅永恒的画卷。每一道光影,都在表示对美的执着追求。

2025年10月29日,誉为“扇舞之母”唐明珍队长捧回《梅花赋》最佳形象奖。在舞台上她执扇而立,原创扇舞仿佛梅蕊初绽,古典的韵律在扇骨间潺潺流淌,又与现代的活力交织成趣,诉说着时光的对话。扇舞动作中,她身段的圆润与古典舞的倾拧相融,如梅枝在风中舒展,从含苞的羞涩到凋零的从容,每一帧都是诗画中的留白,诉说着传统与创新的微妙平衡。这平衡,仿佛在诉说着梅花的坚韧与绽放,在每一个转身与回眸间,都流露出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每一笔都刻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每一个动作都蕴含对未来的期待,隐含着着她辛勤编排的尊重。

领舞者乔晓琳,身形欣长如竹,纤指轻捻竹骨,红扇在追光灯下划出半弧月痕。云手起时,扇面如宣纸初展,掠过眉梢的弧线藏着梅枝的韧劲;回锋收扇的刹那,腰肢轻旋似雪压弯枝,力道却凝在足尖一点——那点力道,是冰层下奔涌的春汛,是雅典娜橄榄枝上未落的露珠。她旋转时,竹骨与轻纱的对话在空气中铮铮作响,刚劲如梅枝刺破冻土,柔韧似新芽顶开寒霜,舞台的张力便在刚柔撕扯间迸发,化作一树在风中燃烧的冷焰。

压阵舞者邱红,玲珑巧雅,裙裾红彩飘染,从袖口到裙摆,恰似一幅未干的红耀长卷。她起势时,扇面倏然绽开,泼墨般的梅瓣在虚空中骤然怒放;收势时,扇骨轻合如题款落笔,留白处尽是风雪沉吟。她的舞步与领舞遥相呼应,起落间似山峦起伏,缓急处如溪涧奔流。当两袭红粉身影在舞台上交叠,便见梅枝的傲骨在衣袂翻飞中显形,每一寸褶皱都藏着千年古画的呼吸,每一缕飘动都在诉说:生命的美,从不在温室里生长,而在与寒风的角力中,淬炼成诗。

在满山红叶燃烧的秋日舞台里,唯一男生参与《梅花赋》扇舞演出,成漫山红叶一点绿。他的肢体语言如淬火钢刀:指节弯曲时迸发火星,脚跟砸地时震碎霜花,疏影横斜的轨迹将红扇锻造成生命的新生壮观。那抹青绿是《梅花赋》里的活字,那是生命的底色,是希望的象征。那抹青绿如同从春的怀抱中悄然溜出的倔强灵魂,当舞姿凌空跃起,扇尖挑破严冬的动脉,扇面展开那抹青绿是随红颜旋转,实然又屹立中央,呵护与红梅共抗严冬。每一次开扇的动作,都化作对季节的无声戏弄,每一次旋转落地都刻写着对时光的不妥协。这品格在舞步中凝成冬日暖阳,将永不言败的基因注入每个动作的肌理。在秋与冬的交接处,以青绿之笔写就生命的史诗。在寒霜中以扇骨为脊骨,在红与绿的交界线上立下报春的誓言。

十二位美女舞者以扇为笔,都有自己独特韵味。当聚光灯如星河倾泻,在时光的宣纸上勾勒出流动的梅韵。在扇舞的起承转合中悄然展开,每一瓣都浸润着独特的芬芳——或如寒梅初雪,清冷中透出倔强;或似春梅吐蕊,柔媚里藏着锋芒,又柔美婉转的身姿,还似花瓣在月光下轻颤。刚与柔的和谐,化作舞台上如诗如画,令人回味无穷。扇舞队形是最美的几何,方中有圆,刚中含柔,突破对称的桎梏,如溪水蜿蜒于山涧,在光影交错中流淌出生命的韵律。如同雅典的星空,璀璨而深邃,照亮着人类文明的前行之路。带着古典的余韵,又在现代的节奏中焕发新生。观众的目光被这流动的画卷吸引,如同被春风唤醒的种子,十二支梅的意象在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对美的无限遐想。

每一次谢幕,都是对未来的深情告白。以扇为媒,将古典的优雅与现代的活力融为一体,在舞台上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传奇。她们的身影,如同十二枝永不凋零的梅,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永恒的光彩,诉说着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