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你认真看过金庸全集,就会发现金庸的写作风格与古龙有着天壤之别。
原本古龙的武侠小说极其抽象,而金庸却能将武侠著作与真实的历史融为一体。

在这种亦假亦真的相互辉映之下,金庸的武侠小说往往能让人笃信不疑,这也是金庸的武侠著作能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金庸还将一个日本人塑造成武林高手。
一、武林高手提及金庸笔下的武林高手,你第一时间会想到谁?
是射雕时代的中神通王重阳,还是神雕时代的中顽童周伯通,亦或是倚天时代的武林至尊张三丰?
其实,金庸笔下有这么一位高手,此人从未在金庸的书中正式登场,他的名字却接连出现在三部著作里。
这位高手不是别人,正是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未尝一败的独孤求败!
早在神雕时代,金庸就借着杨过的视角来到了独孤求败的剑冢。虽然杨过没有找到独孤求败的剑谱秘籍,却得了独孤求败的玄铁重剑,在山洪中自行悟出了玄铁剑法。

到了笑傲时代,主角令狐冲从剑宗高手风清扬那里练成了独孤九剑,登时跻身一流高手之列。
在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里,金庸让澄观和尚如此说道:古人说道,武功到了绝顶,那便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听说前朝有位独孤求败大侠,又有位令狐冲大侠,以无招胜有招,当世无敌。
这样看来,独孤求败的确非常特别,他没有正式登场的机会,却贯穿了《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和《鹿鼎记》三部著作,实是非同小可。
不过独孤求败的原型是谁?
二、独孤求败的原型在《神雕侠侣》中,金庸是这么描写独孤求败的,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
金庸还写道,独孤求败在弱冠之前就在黄河一带声名鹊起,随后独孤求败又悟出了无招胜有招的意境,继而在江湖里称霸了三十几年,连一个像样点的对手都遇不到。

心灰意冷之下,独孤求败这才隐居山谷,以雕为友。
毋庸置疑,独孤求败那百分百的胜率实是“金书”罕有,只因张三丰这样的高手都不敢说自己未尝一败。
既是如此,金庸是以何方神圣为原型,从而创出了独孤求败这么一位不可思议的武林高手?
在《崇高的人生境界》一书里 ,金庸如此写道,某夜,在闲谈中,一位朋友忽然问我:‘古今中外,你最佩服的人是谁?’我冲口而出的答复:‘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吴清源。’
吴清源是谁?他祖籍福建闽侯,却毅然加入了日本国籍,成了名副其实的日本人。
饶是如此,金庸依旧对吴清源的棋术赞叹不已。
原来吴清源天赋异禀,创出一门棋法在日本力挫群雄,那时候的吴清源才19岁,符合独孤求败弱冠之前称霸河朔的经历。
随后吴清源在1939年至1956年之间连败日本七位超级棋士,到了求一抗手而不可得的境界。
吴清源本人是这么说的:“当时所有一流棋士与我对局的交手棋份不是降为相差一段的‘先相先’,就是降为相差二段的‘定先’。因而从那以后,寻遍天下也找不出能与我在十盘棋的擂台上相抗衡的合适对手。”
吴清源以上经历也符合独孤求败“杀尽仇寇、败尽英雄”的设定。
直到1961年,吴清源因为车祸退出了围棋界,此时距吴清源闯荡棋界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也符合独孤求败“纵横江湖三十余载”。

显而易见,金庸是以吴清源作为原型,创出了那位无招胜有招的用剑高手独孤求败。而独孤求败的武功修为算得上是顶流高手,就算东邪西毒联手,也不可能是独孤求败的对手。
二、独孤求败的真实实力独孤求败的剑法奥妙无比,不管对手是刀剑高手,还是拳脚行家,甚至就连气功高手也会被独孤求败用一招破气式针锋相对。
倘若独孤求败来到了华山之巅与王重阳、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洪七公比武论剑,站到最后的只能是独孤求败。
在外功上,独孤求败的剑法能完美克制射雕五绝,射雕五绝讨不到半点便宜。
在内功上 ,尽管射雕五绝的内功非同小可,尤其是王重阳的先天功配合童子之身可谓是登峰造极,但射雕五绝的内功修为显然远不及独孤求败。
原来独孤求败有头宠物鸟,他就是杨过口中的雕兄。

杨过只是和雕兄住了大半年,就因服食雕兄衔来的蛇胆,内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为他施展玄铁剑法和黯然销魂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独孤求败和雕兄共度余生,他的内功修为更是炉火纯青,远非射雕五绝所能企及。
三、让射雕五绝遥不可及因此,倘若独孤求败来到华山之巅争夺天下第一,恐怕不仅东邪西毒联手不敌,就算王重阳等射雕五绝强强联手,也照样败在独孤求败的剑下。
各位大侠,你们觉得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