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雨后抢收紧 干部来帮忙

“儿子常年在外务工,我腿脚不便,眼看着乡邻们忙着抢收玉米,我心里干着急。”10月13日,在西安市临潼区小金街道毛湾村,7

“儿子常年在外务工,我腿脚不便,眼看着乡邻们忙着抢收玉米,我心里干着急。”10月13日,在西安市临潼区小金街道毛湾村,77岁的韩道看着收回来的2亩多玉米,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多亏这些娃来帮忙,不然这玉米就要烂在地里了!”

当天,在毛湾村的抢收现场,小金街道街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组成的突击队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地里虽然泥泞,但大家的热情丝毫不减,有的负责摘,有的负责整理往车上搬,大家穿梭于玉米地间,形成了一条高效有序的“抢收流水线”。

在小金街道,像韩道这样因缺少劳动力而面临玉米收割难题的留守老人家庭,并非个例。为此,街道第一时间成立抢收抢种工作专班,启动“与天争时、与雨赛跑”行动,通过街、村、组三级网格,将秋收秋种任务细化到村、到户、到人、到地块;针对劳动力短缺家庭,组织突击队上门帮收;同时紧盯天气变化与收种进度,确保关键环节不脱节。

“收回来的玉米堆在家里,光靠自然晾晒根本赶不及。”为解决“收得回、存不住”的难题,小金街道区域发展科干部主动协调闲置厂房,联系3台玉米烘干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全力为村民烘干粮食。

“突击队比收割机还贴心,不仅没收钱,还帮着把玉米烘干。”毛湾村村民韩栓娃看着烘干后的玉米粒笑着说,“玉米收回来,心里的石头也总算落地了。”

“我们辖区秋粮应收面积3000亩。截至目前,我们共组织干部200人(次)深入田间帮助村民开展秋收秋播工作,累计投入玉米收割机、播种机等各类农机具8台,完成玉米收获面积2300亩,占应收面积76.7%。同时,秋播面积也已过半。”小金街道副主任寇高文说,“后面还会继续紧盯天气,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督导检查,优化技术服务,在秋收的同时扎实推进秋播,力争颗粒归仓,耕种无缝衔接。”(记   者:罗文艳   通讯员:朱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