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薪资的话题向来备受关注。最新数据表明,不足1成毕业生起薪破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专业选择,某种程度上比大学本身更能决定孩子职业生涯的“起跑线”。那选什么专业才能在未来站稳脚跟?
本文参考麦可思研究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为大家整理了相关信息!26届及低年级宁波考生及家长可做参考,提前规划!
01:不足1成本科生起薪破万!6成起薪低六千麦可思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近六成(57.8%)本科毕业生起薪在6000元及以下,23.2%的毕业生起薪在6000~8000元之间。
起薪在8000-10000元的比例为9.3%,而月薪“破万”的群体仅占9.7%。这意味着,毕业即月入过万的本科生不到十分之一。
那些月入过万的毕业生,到底做对了什么?
我们一起先看看从事哪些职业的毕业生起薪较高?麦可思最新数据显示,本科生高薪职业榜Top10中,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8459元)、互联网开发人员(8245元)、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8030元)占据高薪榜前三位,月收入均超过8000元。

伴随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政策大力支持下,一些专业壁垒较强、技术驱动型为主的新职业就业优势明显。例如:游戏、机器人、互联网开发、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软件开发、大数据岗位等不仅月收入较高,其就业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也超过本科平均水平,职业发展势头强劲。
02:10年高薪霸榜专业才是真正“金饭碗”具体到专业层面,信息安全(7599元)、微电子科学与工程(7282元)、电子科学与技术(7215元)、自动化(7108元)、软件工程(7092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7077元)、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7076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7058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7051元)、机械电子工程(7018元)等进入了2024届本科高薪专业TOP10,其月收入均远超本科平均水平(6199元)。
其中,软件工程和信息安全专业连续十年进入本科生起薪Top10,且信息安全每年都是高薪榜第1名。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一般有12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而上榜前十的专业全部被工学包揽,证明了这个门类在就业领域的强势。
不过产业在演化和发展,对应的高薪专业也会发生变化。过去十年间,一共有24个专业进入过高薪榜前十名,不变的是,信息安全专业每年都高居第一。

唯一的例外是文科范畴的法语,它共计入围4次。法语在2015至2018年连续上榜,这与中非在商贸等领域深化合作有一定关系:当时中资企业在非洲的基建、能源项目需要大量法语人才,驻非翻译的年薪可达15~20万,直接拉高了行业整体薪资。
然而到了现在,法语专业的“辉煌”不再,与之相似的还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它在2016至2022年连续上榜,但近三年来已经无缘前十。
这种现象背后,是行业转型、供需失衡等多重因素的叠加。而由计算机衍生出的人工智能产业,则摇身一变成了现阶段的重点。
从最新高校新增备案和审批的本科专业来看,人工智能专业的新增布点高校有89所,人工智能成为新增专业中数量最多的专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度渗透,就业前景极为广阔,薪资待遇也相当优厚,是当下不折不扣的 “热门香饽饽”,属于高薪、紧缺、核心岗位的 “黄金组合”。
04:考生及家长如何选专业,掌握薪资主动权
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再创下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严峻。未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当不少孩子还在传统红海赛道扎堆竞争机会时,新职业、新赛道的技术人已经开始用“高核心竞争力+行业红利+政策风口”撕开一道优质就业的缺口。
与时俱进,提前了解就业市场高薪霸榜专业及专业薪资变化至关重要。当然,志愿选择,不可唯“薪”是论,薪资数据仅是专业选择的多维考量因素之一。薪资水平是动态变化的,毕业生的薪资一般与院校层次、专业匹配度、行业需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及经济形势等息息相关。
考生更需深度剖析自身的兴趣所在,选择契合个人优势且具备发展潜力的专业领域,更好同时关注国家发展战略导向与产业升级趋势,进行综合考量,最终定目标专业,做职业赛道选择。
当专业与热爱同频,与时代共振,高薪只是水到渠成的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