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视矫正需避免以下误区,以免延误治疗或加重病情:
(1)误区一:轻度远视无需矫正
风险:儿童轻度远视可能因调节能力强而掩盖症状,但长期未矫正会导致斜视、弱视;
建议:即使远视度数低,若出现视疲劳或阅读困难,也需及时配镜。
(2)误区二:远视配镜度数越高越好
风险:过度矫正会加重眼睛调节负担,引发视疲劳;
建议:配镜需以散瞳验光结果为准,儿童需逐年减少度数,避免“过矫”。
(3)误区三:远视与老花眼混淆
区别:
远视:屈光不正,任何年龄均可发生;
老花眼:调节能力下降,40岁后出现;
风险:误将远视当老花治疗(如仅配老花镜)会导致远视度数进一步增加。
(4)误区四:手术矫正一劳永逸
局限性:
儿童:眼球发育未稳定,不建议手术;
成人:屈光手术(如LASIK)需严格评估角膜厚度、眼压等指标;
建议:手术仅适用于度数稳定、无眼部疾病者,且需定期复查。
(5)误区五:忽视定期复查
风险:儿童远视度数可能随发育变化,成人远视可能合并其他眼病(如青光眼);
建议:儿童每半年检查一次,成人每年检查一次,及时调整矫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