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蔚来因座椅设计问题陷入一场不小的风波。大量车主在网络平台集中发声,反映其旗下多款车型的座椅存在“设计缺陷”,导致腰部、背部不适,甚至引发部分车主身体疼痛。这一事件迅速发酵,并演变为一场集体维权行动,而蔚来官方随后推出的“付费升级”方案,更是在车主群体中激起广泛讨论。
车主集体投诉:座椅舒适度成焦点
据了解,此次维权行动最早由部分蔚来ES6、EC6车主发起,随后迅速扩散至ES8等车型车主群体。在各大汽车论坛、社交媒体及投诉平台上,众多车主分享了相似的经历:长时间驾驶车辆后,出现明显的腰背疲劳、酸痛感。
有车主指出,蔚来车型的座椅整体偏硬,腰部支撑不足,坐垫前端上扬角度设计不合理,对大腿形成压迫,导致乘坐舒适性大打折扣。“开车超过一小时就感觉腰受不了,一开始以为是个人问题,后来在车友群里一交流,发现很多车主都有同感,”一位2020款ES6车主表示。部分车主自发组织了线上问卷调查,收集到超过千份有效反馈,数据显示高比例车主对座椅舒适度表示不满。
官方回应:推出付费升级方案
面对车主的集中反馈和维权声音,蔚来官方并未选择对相关车型座椅进行大规模免费召回或更换,而是于近期推出了一项“座椅舒适体验升级方案”。
根据官方介绍,该方案旨在“优化座椅的舒适性”,车主可前往服务中心,对主驾、副驾座椅进行包括座椅骨架、坐垫、靠背、腰托等在内的多项软硬件调整。然而,引发争议的关键点在于,这项升级服务并非免费提供,车主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具体费用根据车型和升级项目有所不同,据车主反馈,价格范围在数百至两千元人民币之间。
付费方案引发广泛争议
“付费升级”方案一经公布,立刻在车主群体中炸开了锅。支持者认为,官方总算给出了解决方案,付费升级比完全不予理会要好,且升级后体验确实有所改善。
但更多的车主则表示难以接受。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 问题定性: 大量维权车主认为,座椅存在的并非简单的“体验不佳”,而是影响驾驶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设计缺陷”。对于本应属于产品缺陷导致的问题,理应由厂家负责并免费解决,而非让车主自掏腰包进行“升级”。
2. 责任归属: 车主们质疑,蔚来此举是在规避本应承担的质保和产品责任。“如果是正常的产品迭代升级,付费无可厚非。但现在是普遍反映的设计问题,让我们付费维修,等于承认了问题却不愿承担责任,”一位参与集体维权的车主说。
3. 方案公平性: 早期支持蔚来的老车主感到失望,认为他们为品牌发展做出了贡献,却要为自己车辆存在的潜在缺陷额外付费,有失公平。
行业观察与后续影响
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新能源汽车竞争日益激烈,用户体验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蔚来一直以用户服务和企业形象著称,此次“座椅风波”及其回应方式,无疑是对其用户关系的一次考验。如何处理大规模的产品体验投诉,平衡成本与用户满意度,是包括蔚来在内的所有车企需要面对的课题。
截至目前,蔚来官方对于车主提出的“免费升级”诉求尚未有进一步公开回应。这场由座椅引发的维权行动最终将如何收场,付费升级方案是否会进行调整,已成为业界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事件后续发展,取决于蔚来与车主群体之间能否就问题性质和解决方案达成更广泛的共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