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家庭心理师徐伟伟
"妈妈你看!这次数学我本来应该是100分的!"
7岁的小磊举着试卷又哭又跳,在草稿纸与试卷的强烈对比下,那张写着96分的卷子像烧红的烙铁,把妈妈的眼睛烫得生疼。
卷面上赫然躺着那2道扣分题:68-29=?答案区用铅笔写的37格外刺眼,而草稿纸上工工整整写着正确答案39。而另一道题是96-43=?,小磊的演草纸上却写的是69-43。
小磊说这些题他明明都会的,自己就是马虎粗心,哭得那个委屈啊。
可是,小磊仅仅只是因为马虎粗心吗?

清晨7点的餐桌上,朵朵对着牛奶杯发呆了10分钟;晚8点的书桌前,东东写完一题就要抠橡皮15次;更令人窒息的是考试时,小明总能在最后3分钟神奇地把答题卡填串行。
一位教龄十几年的小学老师说:以前的孩子还好一些,现在班上总有一些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大约有10~30%吧。他们爱低头做小动作,眼睛不能专注地看着我,对周围的事情很敏感,爱管闲事,爱说话, 多动,坐不住,而且还不长记性 ,很多错误这次说了,下次还犯。耐心说服和惩罚教育都不管用。

家长千万不要简单地孩子就是粗心马虎,只是马大哈的行为 ,其实这背后都是孩子专注力不够 !
专注力是指个体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是认知活动的动力功能,涵盖听知觉、视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需通过后天培养形成持续自控状态。
什么扼杀了孩子的专注力?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当孩子频繁切换注意力时,前额叶皮层会像老旧的电脑CPU一样发烫——深圳儿童医院的数据显示,专注力障碍儿童多动症就诊量五年间暴增300%。真正的凶手往往藏在以下细节里:
1. 屏幕诱惑:很多孩子日均看屏幕6小时,手机、电视、显示屏等等,这些电子产品都会诱发孩子的多巴胺释放,多巴胺释放过多会使大脑的敏感性降低,脑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大脑前额叶功能减退 !特别是刷短视频和玩游戏时的"15秒兴奋周期"正在严重摧毁孩子的大脑。

2. 睡眠欠费:教育部调查显示56%的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疲惫的大脑就像电量不足的手机,经常在孩子需要专注学习的时候脑子宕机。
3. 环境干扰:很多家长喜欢看着孩子写作业,写错一点马上纠正,还有的家长频繁催促孩子 "快点写!"这些行为都会激活孩子的应激系统,反而让孩子的专注力急速下降。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克利尔在《掌控习惯》中说:"注意力不是靠意志力,而是靠环境设计。"
试试这些已经帮上万家庭逆袭的方法:
1. 番茄钟学习法:将定时器设置25分钟"神圣时间",在开始神圣时间之前该喝水喝水,该上厕所上厕所,25分钟的时间内必须心无旁骛地学习,孩子完成后再奖励5分钟自由活动。年龄小的孩子 ,建议可以先从12分钟开始。这些都是有数据支撑的, 一个成年人的专注力平均也就是25分钟 。
2.舒尔特方格:每天3分钟用数字卡片玩"视觉追踪游戏",这是很多培训机构以及北京重点中学的秘密武器,航天宇航员的训练也是用的这个方法。可以从最简单的9宫格到12格、24格、36格这样逐步往上升。
3. 环境整理术:给书桌划分"作战区"(只放当前科目)和"补给站"(文具集中放置),更严格一点儿,可以清空书桌,只留当前需要学习的内容和文具。家长也不要直接坐在书桌旁,可以坐远一些,观察孩子的专注情况,不要轻易打断。孩子完成一部分作业,集中讲解,而不是全程紧迫盯人。

1、食物和营养
研究发现糖分的过量摄入会使孩子缺乏专注力 ,还会让孩子出现不安、恼怒、脾气暴躁等情绪 。营养过剩会诱发多动症状 。至少铁、锌和维生素也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症状的原因。
所以,想要让孩子的专注力提升,饮食健康很重要!
2、体育锻炼
很多孩子专注力不够的同时还伴有感统失调。而已有的大量研究证明,体育运动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专注力,特别是需要眼睛追视和身体协调的球类运动。比如很多优秀的乒乓球员都有惊人的专注力,所以,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方法 。
把乒乓球拍平放在胸前,保持平衡不倾斜。然后把乒乓球轻轻放在球拍的中间,球放稳后拿开手,目光一直专注于乒乓球上,从乒乓球放稳之后开始计时,直到乒乓球从球拍上掉落 。
这个游戏很简单,但可以有效地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蒙特梭利说过:"孩子的专注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保护出来的。"那个在公园观察蚂蚁三小时不挪窝的孩子,和在书桌前坐不住的是同一个孩子。当父母不再说"这有什么好看的",当老师允许学生课后继续完成没画完的思维导图,成长真正的奇迹才会发生。
收到小磊妈妈的消息,孩子用三个月时间从数学粗心大王变成了班级"验算小专家"。最触动我的不是成绩单上的100分,而是视频里那个伏案疾书的身影。在台灯温暖的光圈中,铅笔与草稿纸摩擦的沙沙声持续了整整38分钟。专注力的秘密,原来就藏在每个不被打扰的瞬间里。
关注@家庭心理师徐伟伟,解锁幸福三重门(婚恋/育儿/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