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8岁的李姐,是一家超市的收银员。每日她伫立在收银台前扫码收款,换班间隙,也常于休息室落座,沉浸在手机世界里,一坐便是两三个小时。最近一个月,她每次上厕所后都觉得肛门坠得慌,有时候擦纸还会带点血,一开始以为是天热上火,自己买了点凉茶喝,可情况没好转反而加重,连站着收银都觉得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她得了内痔,还特意提醒,这和她平时的生活习惯关系很大。
咱们常听人说 “十人九痔”,不少人得了痔疮就归咎于 “坐太久”,那痔疮真的是 “坐” 出来的吗?其实痔疮没那么简单,它就是肛门周围的血管丛和软组织出了状况,要么肿起来要么往外鼓,疼起来让人坐立难安。

久坐确实会让肛门 “受委屈”—— 长时间坐着,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像被按住了暂停键,血液越积越多,血管慢慢被撑大,就容易长成痔疮。但除了久坐,还有 3 个坏习惯,也在偷偷伤害肛门健康,很多人都没在意。
医生劝告:3 个坏习惯正在损伤肛门健康1. 长时间 “不动弹”,肛门血液 “堵得慌”不只是办公室白领爱久坐,像李姐这样的收银员、快递分拣员,要么长时间站着,要么偶尔坐下就不挪窝,其实都算 “不动弹”。不管是站太久还是坐太久,肛门周围的血液都没法顺畅流动,就像水管被堵住似的,血液越积越多,给血管和软组织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时间一长,这些部位就容易 “出故障”,慢慢发展成痔疮,疼起来连走路都得小心翼翼。
2. 饮食 “重辣重油”,肛门跟着 “遭罪”夏天吃麻辣小龙虾、冬天爱涮红油火锅,平时还总买油炸串、红油拌菜当零食 —— 很多人就好这口重口味。可这些食物吃进肚子里,消化后会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和组织,就像用小火烤着似的,让这些部位又红又肿。时间长了,肛门的 “抵抗力” 会越来越差,稍微受点刺激就容易出问题,痔疮也会趁机找上门,让人疼得直皱眉。
3. 蹲厕 “抱着手机”,肛门 “压得喘不过气”上厕所时刷短视频、看小说,蹲在马桶上半小时都不起来 —— 这是很多人的日常。哪怕没有排便的感觉,就为了看手机也硬蹲,长时间保持蹲姿,肛门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就像被人使劲按着一样,血液流通变得特别慢。时间久了,肛门周围的血管会被 “压垮”,慢慢变得肿胀,得痔疮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保护肛门健康,做好这 3 件事1. 定时 “挪挪身子”,别让肛门 “憋太久”不管是站着工作还是坐着休息,都别一直保持一个姿势。建议每 40 分钟就起来活动活动:站久了就找个地方坐 5 分钟,顺便揉揉腿;坐久了就起来走两步,原地踏步、转转眼珠都可以。如此做法可促使肛门周遭血液循行,缓解血管与软组织所承受的压力,让肛门得以舒缓,仿若为其“松口气”,进而有效预防痔疮之患。
2. 调整饮食,给肛门 “温和呵护”尽量少吃辣到烧心、油到腻嘴的食物,多吃清淡、好消化的东西。比如多吃西兰花、油麦菜这些绿叶菜,还有火龙果、猕猴桃这些富含纤维的水果,它们能帮肠道 “轻松工作”,减少对肛门的刺激。此外,每日宜摄入1500 - 2000毫升温水,约合3 - 4瓶矿泉水的量。充足饮水既能维系身体的水平衡,又有助于使肛门处更为舒泰。
3. 做好清洁保暖,减少肛门 “受刺激”每天晚上洗澡时,用流动的温水轻轻冲一下肛门周围,别用肥皂或沐浴露,也别用太烫的水,避免刺激皮肤;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别使劲擦。平时穿宽松、透气的裤子,尤其是冬天,穿加绒秋裤时别勒太紧,避免裹着肛门周围。天寒之际,勿使肛门受寒。出门不妨添一条薄秋裤,为肛门构筑一层防护屏障,于细微处呵护身体康健。

痔疮虽然常见,但疼起来真的影响生活 —— 像李姐那样,疼到没法正常上班才去看医生,其实早就错过了预防的好时机。只要咱们改掉 “长时间不动弹、饮食重辣重油、蹲厕抱手机” 这 3 个坏习惯,再做好定时活动、调整饮食、清洁保暖这 3 件事,就能好好保护肛门健康,远离痔疮的困扰。别等疼了才重视,从现在开始养成好习惯,肛门才能一直 “舒舒服服”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