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国产大模型开启“三极”新时代:技术突围、场景深耕与生态进化

【好品牌科技网讯】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

【好品牌科技网讯】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已达5.15亿人,普及率36.5%,超九成用户选择国产服务。这一数据不仅印证了国产大模型的市场主导地位,更揭示出用户规模呈爆发式增长的特征——仅2025年上半年,用户规模便增长2.66亿人,半年增幅达106.6%。

从用户画像看,中青年、高学历群体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使用者。在所有用户中,40岁以下中青年占比74.6%,大专、本科及以上高学历用户占比37.5%。这两大群体对新技术接受度高、应用场景丰富,成为推动国产大模型普及的关键力量。例如,春节期间国产大模型凭借“秒级生成无花手图片”等创新功能引发社会热议,加速了技术向日常生活场景的渗透。

技术突围:从“可用”到“好用”的质变

国产大模型的成功,源于技术成熟度与场景适配力的“双重护城河”。在中文语义理解、政策合规性等本土化维度,国产模型如文心、通义千问、DeepSeek等已形成全球领先优势。百度与国家电网合作的光明电力大模型,通过无人机巡检覆盖500万基杆塔,减少40%人工登塔;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则赋予鞍钢智慧车间“高阶视觉能力”,实现复杂工业场景下的精准指令执行。这些案例证明,国产大模型不仅“能用”,更能“好用”——在垂直场景中创造真实价值。

三极鼎立:区域协同催生产业新生态

从备案数据看,我国AI大模型呈现“金字塔”型区域分布:北京(132个)、上海(82个)以48.5%的占比形成“技术策源”双核;广东(66个)、浙江(34个)、江苏(28个)构成第二梯队,占比21.4%;其他区域则蓄力待发。三大区域各具特色——京津冀以“技术策源+区域协同”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如河北聚焦钢铁、化工行业大模型;长三角主打“生态构建+工业赋能”,上海“模塑申城”计划正构建世界级AI产业生态,浙江、江苏形成“双翼”联动;珠三角依托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及完备制造业基础,主打“产业应用+硬核支撑”,加速AI终端产品落地。

场景深耕:从“通用”到“垂直”的破局之道

尽管国产大模型在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办公助手等场景已广泛应用,但在医疗、工业等关键领域仍面临“幻觉信息”、决策不透明、数据泄露等挑战。例如,医疗模型可能生成“合理但错误”的诊断建议,引发误诊风险。对此,专家建议建立“合规+高质量”数据体系,通过数据确权、分级分类、质量评估等机制提升数据质量;同时聚焦垂直场景,从“大而全”转向“专而精”,围绕行业知识、流程与合规做深做透;并通过算力、模型、应用全链条协同,降低垂直大模型落地门槛。

未来展望:五大方向引领AI新纪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指出,生成式AI下一阶段将在五大方向形成新成果:模型集成打造AI新形态,开源社区提供技术新动力,具身智能带来交互新体验,智能体拓展能力新边界,完善治理推动AI迈上新台阶。随着“应用—反馈—迭代”正循环的加速,国产大模型有望在更多垂直领域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动AI从“工具”进化为“伙伴”,最终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终极目标。

【好品牌科技网 结语】:国产大模型的崛起,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生态的胜利。当“三极”协同发力,当场景深耕成为共识,中国AI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构全球产业格局。这,正是“中国智造”在数字时代的最强注脚。

—————————————

【编辑】:刘鹏

【责编】:张唯

【审核】:范贵宾

—————————————